目录
1,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 心理现象。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 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扩展资料: 从众原因 1、行为参照: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 2、对偏离的恐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3、与群体融合的需要: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可以使人更容易被成员接受。 4、群体的凝聚力:对自己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众心理
2,从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之间的关联
从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之间的关联: 都与大众同流。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由诺埃勒-诺依曼在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中提出。 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人感觉到他的意见是少数的,他比较不会表达出来,因为害怕被多数的一方报复或孤立。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 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扩展资料从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代表范围的不同: 1、从众效应: 一般而言,从众心理指代的范围更广,比如大家都在买网红奶茶,于是你也想买,这就属于从众心理。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从众心理涵盖了我们社会活动的人方方面面。 2、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其实也有一点从众心理的意思,但范围就窄了很多。首先,沉默的螺旋针对的是社会上一些有争议的伦理道德问题,因为这种问题往往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出现不同的立场。 其次,沉默的螺旋中人们从众的是占优势地位的舆论,人们会根据自己察觉的意见气候进行判断,选择是否进行发言(而从众心理不仅体现在是否发言,还包括多种社会行为的跟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从众效应
3,传播学中,“子弹论”与“沉默的螺旋”观点有哪些区别?
子弹论:
又称魔弹论、靶子论、皮下注射论,是强效果阶段的代表性理论。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果,其情形犹如子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射向坐以待毙的靶子(受众)。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无法抵抗的传播效力,受众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刺激。
沉默的螺旋: 意见环境的形成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该最早见于诺埃勒-诺依曼(Noelle-Neumann)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 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沉默的螺旋来源于这样一个事实: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Allensbach)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了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两个政党在竞选中总是处于并驾齐驱的状况,第一次估计的结果出来,两党均有获胜的机会。然而6个月后,既在大选前的2个月,基督教民主党与另一个党获胜的可能性是4:1,对基督教民主党在政治上的胜利期望升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大选前的最后两周,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4%的选票,社会民主党失去了5%的选票。在1965年的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以领先9%的优势赢得了大选。这一年大选带来的困惑和对它的解释逐渐发展成为沉默的螺旋的概念。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认为):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其实,这种认识几乎是东西方"人人心中所有"的情况,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文革"造势的中国人对此体会也更深。但内尔-纽曼教授抓住这一现象不放,提出了假设: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愈加得势,另一方则越来越失去支持的声音。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如果这个过程有大众媒介参与,螺旋往往形成得更快、也更明显。
诺依曼认为,大众观念并不是在18世纪才被人们认识的,它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并且不断创造和保持着社会运作必须的和谐和一致。因此,大众的意见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客观上是为了"促进社会一体化,保障基本行为和观念达到足够的一致水平。"(Noelle-Neumann, E.1993:220)。这一理论建立在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观念的力量来源于我们社会的本质,来源于社会对被禁止的观点和行为的严刑,来源于个人对孤立的恐惧。恐惧的个人在社会中赞成的呼声不断升高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赞成的观点,在赞成的呼声下降的时候保持沉默,沉默进一步使得原有的观点失去了民心。
长期以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试图揭示出大众传播媒介在形成或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却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冲击,也给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
网络传播环境首先给舆论的形成带来的困难:根据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的假设,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意见气候有直接关系。因为大众传播有三个特点:多数传播媒介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由此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这三个特点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优势气候采取趋同行动,其结果,造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尽管这一假说过分夸大了人的心理中从众行为和趋同心理的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诺埃尔还把舆论比作社会的皮肤,以表明大众传播媒介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尽管大众传播媒体的几个特点仍然存在,但与过去相比,传播的整个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传播的出现,使得其它传播方式有可能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对更大范围的受众产生更深刻地作用,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影响力也由此受到一定削弱。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过去相对明朗的意见气候会变得错综复杂一些。�
另一方面,在"沉默的螺旋"假设中起重要作用的“从众心理”也可能会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从众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孤独的惧怕,但这种心理可能是在人们的生活圈子较小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强烈,这时一旦人在意见上陷入孤独,往往也意味着他在其它方面也陷入孤独,而且这种局面没有积极的办法可以扭转。但是,当人们的交往能力随网络技术得到扩展时,人们的交往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除了现实世界外,还有网络世界,因此,消除孤独的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如果一个人在网上的某一个社区里得不到承认,他可以转向其它社区,这时,他采取的往往不是消极的从众措施以保护自己,而是积极地在网络中去寻找同盟者。
另外,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具有匿名性,人的心理状态会更接近他的"本我"。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恐惧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而且,受众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因此,就基本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但是受众对网上意见的认知,会发生比在现实社会中的认知更大的偏差,因为受众通常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结成讨论小组,因而会在较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意见视为也是其他人的意见。此外,网络时代被认为是一个尊重个体的时代,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的发展,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从众心理可能会表现得较弱一些。�
因此,在网络传播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面临着新的环境条件,面临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理论需要深入研究新现象,作出新的解释。
效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
1、 第一阶段——上世纪到上世纪40年代初
(1) 主导观点是:“强效果论”即认为大众媒介具有十分强大的威力,能形成意见信仰,改变生活习惯,并或多或少按媒介控制者的意图支配受众的行为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2) 代表性理论是“子弹论”和“魔弹论”
2、 第二阶段——上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
(1) “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原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克拉伯《大众传播的效果》)
(2) 可追溯到30年代初美国佩恩基金会有关电影对儿童影响的系列研究
3、 第三阶段——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又称为“回归前效果论”,宏观效果理论时期
代表理论
(1) 代表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培养分析、沉默螺旋理论、“知沟”理论
(2) 特点:
一是研究中心的转变,研究者不再孤立的测定直接短期的效果,而主要从受众出发探索媒介的影响潜力
二是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转变,研究者转向把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大机构中考察的宏观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