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钢筋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能否给予例题解释?
- 2,什么是配筋率,怎么计算?
- 3,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什么比什么?
- 4,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时为什么用有效高度而不用实际高度
- 5,梁的配筋率中的有效高度是指什么?
- 6,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原则是什么?
- 7,梁柱墙的最小配筋率在哪个规范的哪页
1,钢筋最小配筋率如何计算?能否给予例题解释?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其中,ρ为配筋率;As为受拉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 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 受力类型 最小配筋百分率 受压构件 全部纵向钢筋 0.6 一侧纵向钢筋 0.2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0.2和45ft/fy中较大值注: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钢筋总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宽*有效高度)的比值,叫做配筋率。
2,什么是配筋率,怎么计算?
配筋率计算:ρ=A(s)/A 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根据受力性质不同而含义不同,分别为: 1、受压构件的全部纵筋和一侧纵向钢筋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 2、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计算中,A取构件的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柱子为轴心受压构件。在桥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积配筋率,即受拉钢筋面积与主梁面积之比。 扩展资料: 配筋率种类 1、梁的配筋率 2、柱的配筋率 3、箍筋配筋率 配筋率意义 钢筋混凝土梁规定配筋率的要求,是为了避免工程出现超筋梁或少筋梁的现象,保证安全质量,保证技术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配筋率
3,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什么比什么?
砼规范9.5.1条,受弯构件一侧最新配筋率取0.2和45ft\\/fy两者的较大值,及与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与受力钢筋受拉设计值的比值有关。 另外该规范第11.3.6条规定了抗震框架梁对不同等级采用了不同的最小配筋率,跨中支座各不相同,不同等级也不同,但是其确定原则依旧根据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和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来确定。
4,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时为什么用有效高度而不用实际高度
因为配筋率,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主要参数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配筋率的计算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有效截面积=有效截面高度×有效截面宽度
所以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时为什么用有效高度而不用实际高度。
5,梁的配筋率中的有效高度是指什么?
梁的有效高度,是结构设计计算上用的名词,它指的是你所要计算的受力钢筋截面中心到另侧砼截面边缘的距离。如:要算梁底受拉筋的配筋时,这个有效高度就是梁净高减去梁底拟配钢筋的中心到梁底的距离;计算梁顶部配筋时,就反过来,是梁净高减去梁顶拟配钢筋的中心到梁顶的距离。 抗弯构件这个有效高度指的是受拉筋中心区到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例:矩形梁的有效高度(h0)等于梁的高度(h)减去受力钢筋的合力点至梁边缘的距离(as)后的高度,在结构设计时一般取35mm。如某梁高550mm即有效高度h0=h-as=500-35=515mm(请见图示)
6,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原则是什么?
一、原则:
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C6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板类受弯构件(不包括悬臂板)的受拉钢筋,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500MPa的钢筋时,其最小配筋率应采用0.15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3、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4、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
5、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二、受弯构件的名词解释:
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轴力忽略不计的构件,土木工程专业术语,一般为梁、板等构件。
三、最小配筋率的名词解释:
最小配筋率是指,当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受拉区开裂后,钢筋应力趋近于屈服强度,这时的配筋率称为最小配筋率ρmin。是根据Mu=Mcy时确定最小配筋率。 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构件发生少筋破坏,少筋破坏是脆性破坏,设计时应当避免。
7,梁柱墙的最小配筋率在哪个规范的哪页
三级抗震梁柱箍筋是有抗震要求的。 1)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问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5-6的规定取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2)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构件节点边缘不大于50nnn处; 3)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及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及20倍箍筋直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4)非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且不大于表5-7规定; 5)梁的箍筋应有135°弯钩,弯钩端部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和75mm的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