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如何处理铸件中的铁夹砂
- 2,如何防止铸件出现夹砂和砂眼的现象?
- 3,请教一下~师傅!铸造里的缺陷气孔、砂眼、缩孔、缩松、夹渣、夹砂、裂纹...区别是什么!感谢!
- 4,砂型铸造常见的缺陷
- 5,玻璃钢管与玻璃钢夹砂管有什么区别?那种材质用的好?
- 6,玻璃钢管与玻璃钢夹砂管有什么区别?
- 7,对原始社会陶瓷的认识
- 8,细泥陶,泥质陶,夹砂陶的不同特点
1,如何处理铸件中的铁夹砂
定义和特征 铸件的部分或整个表面上粘附着一层由金属氧化物、砂子和粘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低熔点化合物。粘砂层硬度很高,与铸件表面结合牢固,无法用喷、抛丸清理方法去除,必须用砂轮打磨掉。化学粘砂通常发生在铸件厚截面处及型、芯过热部位。 鉴别方法 肉眼外观检查。化学粘砂多发生在粘土砂或水玻璃砂中,清理特别困难,只能用砂轮打磨才能去掉。 形成原因 1.型砂和芯砂粒度太粗 2.砂型和砂芯的紧实度低或不均匀 3.型、芯的涂料质量差,涂层厚度不均匀,涂料剥落 4.浇注温度和浇注高度太高,金属液动压力大 5.上箱或浇口杯高度太高,金属液静压力大 6.型砂和芯砂中含粘土、粘结剂或易熔性附加物过多,耐火度低,导热性差 7.型、芯砂中含回用砂太多,回用砂中细碎砂粒、粉尘、死烧粘土、铁包砂太多,型砂烧结温度低 8.铸件开箱落砂太晚,形成固态热粘砂,尤其是厚大铸件和高熔点合金铸件 9.金属液流动性好、表面张力低。例如,铜合金中磷、铅含量过高,铸钢中磷、硅、锰含量过高 10.金属液中的氧化物和低熔点化合物与型砂发生造渣反应,生成硅酸亚铁、铁橄榄石等低熔点化合物,降低金属液表面张力并提高其流动性,使低熔点化合物和金属液通过毛细管作用机制,渗入砂粒间隙,并在渗透过程中,不断消蚀砂粒,使砂粒间隙扩大,导致机械粘砂或化学粘砂 12.浇注系统和冒口设置不当,造成铸型和铸件局部过热。 防止方法 1.使用耐火度高的细粒原砂 2.采用再生砂时,去除过细的砂粒、死烧粘土、灰分、金属氧化物、废金属、铁包砂及其他有害杂质,提高再生砂质量。定期补充适量新砂 3.水是强烈氧化剂,应严格控制湿型砂水分,加入适量煤粉、沥青、碳氢化合物等含碳材料,在砂型中形成还原性气氛。但高压造型时应减少含碳材料加入量,以减少发气量 4.采用优质膨润土,减少粘土砂的粘土含量 5.型砂中粘结剂含量要适当,不宜过高。提高混砂质量,保证砂粒均匀裹覆粘结剂膜,并有适度的透气性。避免型砂中夹有团块 6.提高砂型的紧实度和紧实均匀性 7.浇注系统和冒口设置应避免使铸件和铸型局部过热。内浇道应避免直冲型壁 8.采用防粘砂涂料,均匀涂覆,在易产生粘砂部位适当增加涂层厚度。涂料中不得含有易产生气体、氧化及能与金属液和型砂发生反应的成分。尽量不采用通过反应可在铸件-铸型界面形成易剥离的玻璃状粘砂层的涂料或面砂来解决粘砂问题(例如在铸铁件型砂和芯砂中加入赤铁矿粉等) 9.适当降低浇注温度、浇注速度和浇注高度,降低上型高度和浇口杯高度,以减小金属液动压力、静压力及对铸型的热冲击 10.加强对铸钢等高熔点合金的精炼,净化金属液,降低合金液的氧化程度和吸气量,减少低熔点相形成元素(如铸钢、铸铁中的硫、磷,青铜中的磷、铅)的含量,控制会降低金属液表面张力、提高金属液蒸气压的元素(如铸钢、铸铁中的锰和硅,青铜中的铅)的含量。熔炼时炉料要干燥,慎用会引起化学粘砂的各种熔剂(如石灰石、苏打粉、氟石等),熔炼温度不得过高,以免金属液过度氧化 11.对于大型厚壁铸件,适当提早开箱,加快铸件冷却,以防止固态粘砂 12.采用表面光洁的模样和芯盒。 补救措施 1.喷、抛丸清砂 2.打磨 3.电化学清砂,尤其适用于清除铸件深腔和精密铸件的严重粘砂。
2,如何防止铸件出现夹砂和砂眼的现象?
在树脂砂造型、水玻璃砂造型中,虽然两种的造型强度都非常高,但在铸件铸件中还会出现夹砂和砂眼现象。原因:原因:是砂型内清砂不干净,有残留沙砾。在就是在浇注过程中,由于铁液冲刷浇道壁的型砂而造成。有的厂家采用涂刷涂料来防止,取的了较好的效果,但还是会有铸件出现夹砂,砂眼的情况。一是因为浇口涂刷涂料比较辛苦和困难。二就是在浇注过程中浇注温度高,冲刷大,涂料在冲刷和高温浸泡下很容易脱落。造成夹砂砂眼。一直以来很多铸件厂不很重视浇道。忽视了浇注过程中对浇道壁的冲刷。因此导致了铸件夹砂砂眼。
3,请教一下~师傅!铸造里的缺陷气孔、砂眼、缩孔、缩松、夹渣、夹砂、裂纹...区别是什么!感谢!
区别为:
形态不同,形成的原因不同。气孔内表面较光滑,自由形状近似球形,内部通常没有固体物质,是浇注过程中型腔或铸型产生的气体没有在铸件凝固前排出造成。砂眼通常内部包含砂子或其他铸造材料,形状和掉落的砂块一致,有时在铸件表面的砂眼由于铸件在生产过程中内部的砂子掉了,所以也可能没有砂子或者很少,原因是造型的物质掉到铸型内并卷入金属中造成。缩孔通常在铸件最后凝固的热结上,内表面很不规则。分散度比较高的微小缩孔群,就是缩松,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金属液凝固过程中收缩,金属液得不到补充造成。夹渣的内部有渣子----通常是琉璃状,内壁比气孔粗糙,比缩孔光滑。夹砂在铸件表面,表面是一片薄层的金属,金属片和铸件本体之间夹着砂子,是由于铸件浇注过程中砂子开裂变形铁水钻到砂子缝里形成的。裂纹在铸件表面的裂纹或者铸件内部的裂纹,内部的裂纹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用探伤发现,表面的裂纹多数是条不规则的线,或者借助放大镜或理化手段发现,裂纹的生成是铸件的应力超出其强度造成的,尽量减少应力可有效地减少裂纹。
4,砂型铸造常见的缺陷
砂型铸造铸件缺陷有:冷隔、浇不足、气孔、粘砂、夹砂、砂眼、胀砂等。
1)冷隔和浇不足
液态金属充型能力不足,或充型条件较差,在型腔被填满之前,金属液便停止流动,将使铸件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浇不足时,会使铸件不能获得完整的形状;冷隔时,铸件虽可获得完整的外形,但因存有未完全融合的接缝,铸件的力学性能严重受损。
防止浇不足和冷隔:提高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
2)气孔
气体在金属液结壳之前未及时逸出,在铸件内生成的孔洞类缺陷。气孔的内壁光滑,明亮或带有轻微的氧化色。铸件中产生气孔后,将会减小其有效承载面积,且在气孔周围会引起应力集中而降低铸件的抗冲击性和抗疲劳性。气孔还会降低铸件的致密性,致使某些要求承受水压试验的铸件报废。另外,气孔对铸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性也有不良的影响。
防止气孔的产生:降低金属液中的含气量,增大砂型的透气性,以及在型腔的最高处增设出气冒口等。
3)粘砂
铸件表面上粘附有一层难以清除的砂粒称为粘砂。粘砂既影响铸件外观,又增加铸件清理和切削加工的工作量,甚至会影响机器的寿命。例如铸齿表面有粘砂时容易损坏,泵或发动机等机器零件中若有粘砂,则将影响燃料油、气体、润滑油和冷却水等流体的流动,并会玷污和磨损整个机器。
防止粘砂:在型砂中加入煤粉,以及在铸型表面涂刷防粘砂涂料等。
4)夹砂
在铸件表面形成的沟槽和疤痕缺陷,在用湿型铸造厚大平板类铸件时极易产生。
铸件中产生夹砂的部位大多是与砂型上表面相接触的地方,型腔上表面受金属液辐射热的作用,容易拱起和翘曲,当翘起的砂层受金属液流不断冲刷时可能断裂破碎,留在原处或被带入其它部位。铸件的上表面越大,型砂体积膨胀越大,形成夹砂的倾向性也越大。
5)砂眼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充塞着型砂的孔洞类缺陷。
6)胀砂
浇注时在金属液的压力作用下,铸型型壁移动,铸件局部胀大形成的缺陷。为了防止胀砂,应提高砂型强度、砂箱刚度、加大合箱时的压箱力或紧固力,并适当降低浇注温度,使金属液的表面提早结壳,以降低金属液对铸型的压力。
5,玻璃钢管与玻璃钢夹砂管有什么区别?那种材质用的好?
夹砂管更脆,相对于玻璃钢夹砂管,其实玻璃钢管可以称为纯玻璃钢管,是不加石英砂的玻璃钢管,这两种管道一般使用领域不同,纯玻璃钢管可以用在绝大多数领域,但夹砂管一般仅使用在市政领域,尤其是大口径夹砂管。玻璃钢管加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刚度,一个是降低成本,这两方面恰好契合市政,用量大,压力低,埋地、维护量少。其它领域如化工等,对产品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架空或地面,甚至有高压,如果坏了危险性高,所以即使需要高刚度也是加厚而不是加砂,总的来说,不怕投资高,用纯玻璃钢管,别用夹砂管。
6,玻璃钢管与玻璃钢夹砂管有什么区别?
玻璃钢夹砂管道其实是在制作玻璃钢管道时在中间增加一层夹砂层,其目的是增加管道的刚度。管道在设计时根据其使用的压力、刚度等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夹砂,如果管道的厚度即能满足压力的要求又能满足刚度的要求时,一般来说是不用夹砂的。如果管道的厚度能满足压力要求,但不能满足刚度要求时,就会选择夹砂增加厚度以满足刚度(当然也可以不夹砂而直接增加厚度来满足刚度的要求,但这样成本就太高了)。夹砂玻璃钢管道跟玻璃钢管道来比仅多了个夹砂层,而夹砂层可以理解为用石英砂替代了玻纤。同等厚度的夹砂管与玻璃钢管来比,夹砂管价格便宜,但强度较差;而玻璃钢管则反之。
7,对原始社会陶瓷的认识
我国的陶器究竟始于何时?还难以定其上限的时期,随着考古的不断发掘,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认识。根据距今约8000年前在河南新乡裴李岗、河北截止安磁山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和江西万年仙人洞、广西桂林甑皮岩出土的陶器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已能利用可塑性粘土,将其加入水调合,手捏成坯体,干烧后再用火烧成陶器。至于是否用窑烧成,迄今无发掘资料实证,但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和西盟瓦族保留的原始制陶方法启示,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采用柴草就地篝火烧陶,此种烧陶方法现称为“无窑烧陶”。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期间,始发现用泥土筑堆的简易穴式窑,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与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如(图1和图2)。
从图1可以看出,半坡仰韶文化的窑型分横穴和竖穴两咱。这种两窑的结构简单,都是就地用泥挖掘而成,窑室较小,略呈圆形,直径约1m。烧时都是在窑底以柴草为燃料,火焰由窑室四周火道进入,无烟囱,温度人布比较均匀。由于窑内热损失较无窑烧陶要小得多,故烧成温度亦较裴李岗和磁山文化的红陶稍高(约1000℃左右)。从热工观点分析,尽管窑型结构还较原始,但有了窑以后,不仅热损失小,而且当燃料燃烧时,进入窑内的火力比较集中,温度易于升高,坯体易于烧结,有利于提高陶器质量。故从无窑到有窑烧陶在技术方面是一大突破。
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基本上都改用竖穴窑烧制陶器,如河南陕县庙底沟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窑(图2)。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位于火膛之上,火膛较深,位于窑底的火道分三股主火道,两侧的主火道还有支火道,火道上还分布有25个火孔。窑室呈圆形,直径约1m。当燃烧时,由于火膛较深,一次空气供应充足,使柴、草等燃料得以充分燃烧,火焰很均匀地从窑底的火道再进入窑室,使窑内的温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窑壁上部往里收缩,窑室结构有利于窑内温度的提高(一般为900-1050℃),这对保持窑内温度的均匀以及减小窑内的各部温差是有利5的,也说明这种竖穴窑较裴李岗文化和仰韶文化时期的横穴窑又前进了一步。
龙山文化后期,由于烧陶技术不断改进,竖穴窑采用更加普遍,如河南陕县三里桥窑(图3),虽也属穴窑,但在结构上又有新的改进,较庙底沟窑更趋合理,它不仅仅加大了窑室容积,增设了四条间隔均匀的的火道,而且燃烧室(火膛)也设在距窑室较近的前面,这样对于燃料的充分燃烧,窑室室温度的提高和温度的均匀分布更为有利,因此这种窑型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后期。据资料分析,烧成温度可达950-1050℃,窑内气氛也便于控制,故对龙山文化晚期制陶技术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以后演变为馒头窑、倒焰窑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
1、 裴李岗、磁山文化的陶器
裴李岗文化,1962年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发现而得名,据碳十四(c14)测定,距今约八千年。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均为手制,器壁厚薄不匀,烧成温度为900-960℃。器表多为素面,少数的有划纹、篦点纹、指甲纹、乳钉纹等。器形简单,仅有碗、钵、罐、壶、鼎等几种。
磁山文化,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据碳十四测定,距今亦约八千年。磁山文化的陶器绝大部分是夹砂红褐陶,其次为泥南红陶,也属于手制,烧成温度与裴李岗陶器稻相近。器表多为素面或略加磨光,纹饰有划纹、篦点、指甲纹、细绳纹、乳钉纹、席纹,等等。器形较多,有碗、钵、盘、壶、罐、豆盂、四足鼎等。磁山还发现了一片红彩曲折纹陶片。
2、 仰韶文化的陶器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而以关中、晋南、豫西一带为其中心地区,距今约7千年至5千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表历程。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灰陶比较少,黑陶更罕见。有的遗址还发现过少量近似白陶者,质料可能是瓷土。仰韶文化的陶器是以彩陶为其特征的。彩是在陶器未烧以前画上运河的,烧成后彩纹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脱落。仰韶文化彩陶的烧成温度在900-1000℃之间。彩绘以黑色为主,亦兼用红色。有些地区如豫西一带,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的陶衣作为衬底,以使彩绘出来的花纹更为鲜明。仰韶文化彩陶的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几何图案和少数动物图案。这些花纹多装饰在细泥红陶钵、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彩绘的原料赭红可能是赭石,黑色可能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红土,白彩可以胆一种配入熔剂的瓷土。彩绘工具可能是毛笔。
3、 家窑文化的陶器
马家窑文化,以1924年发现于甘肃省监洮县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五千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彩陶特别发达,均为手制。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瓮、豆、瓶、盂、杯、尊等,在造型上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夹砂陶的表面多饰以绳纹,少数饰有数道平行、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泥质陶绝大部分都有彩绘,而且常在某些器物(如碗、豆、钵、盆)的里面也绘以花纹。红陶的烧成温度为760-1020℃,彩陶为800-1050℃。马家窑文化分布区域广,可以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四个类型的彩陶各具特色。
4、 齐家文化的陶器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原宁定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是我国黄河上游地区上承马家窑文化,下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时代距今四千年。齐家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烧成温度约为800-1100℃,陶器成型仍是为手制。纹猸以篮纹和绳纹最为普遍,前者多施于泥质陶,后者多用的是夹砂陶。另外还有划纹、弦纹、篦纹、锥刺纹、小圆圈纹,附加堆纹等等。吕形主要有杯、盘、碗、盆、罐、豆、鬲、甑等。
5、 龙山文化的陶器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在河南、陕西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其类似的文化遗存,但文化面貌 有些不同。为了区别其他地域性特征,人们又将他们分别称为河南龙山文化(或后岗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二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等。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将在大汶口文化之后介绍。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年代距今四千年,可以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汉”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也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平均达到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昔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
6、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和宁阳县堡头村墓地(遗址和墓地隔大汶河相对,实际上是一个遗址的两个部分)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北部。距今为六千至四千多年,大约经过了两千年的发展。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手制为主,晚期有慢轮修整和轮制陶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器为主,有灰陶、黑陶器、少量白陶器等,还有青灰、褐、黄,等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是很重视器表的处理,绝大部分泥质陶都经过磨光,部分细砂陶也曾加以打枪磨纹饰陶器和红陶衣和彩绘外,还有划纹、弦 纹、篮纹、镂孔圆圈纹、弧线三角纹以及附加的堆纹等。大量镂孔的出现是大汶口陶器的一个显著特点。镂孔形状有如三角、圆形、文形、长条形、菱形等几种,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上。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数量不多,但很多有自己的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色,有的三种用于同一器物上。采绘一般都在器物的外部。有一部分彩绘是陶器烧成后再绘声绘色绘上运河的,所以彩色较易剥落。有的彩绘前先在陶器表面施工一层白色或红色陶衣。彩绘丰富且别具风格,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漩涡纹、弧线纹、连弧纹、花瓣纹、八角是生纹、平行折线纹、回旋钩连纹、带状网纹等。器形也有特色,主要有鼎、豆、尊、单耳杯、高柄杯、觚形杯(三足高柄杯)、高岭罐等。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的比例上升,红陶烧成温度达1000℃,白陶约900℃。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平底器、圈足器为多,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7、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
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千多年。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山东龙山文化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最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8、 大溪文化的陶器
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以及湖北省的长江沿岸,时代为距今六千至四千多年。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级的灰陶和黑陶,及个别白陶。手制,少数口沿加慢轮修整。多为泥质陶、细泥陶,夹砂陶很少。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或磨光,只有弦纹、划纹、瓦纹、浅篮纹、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还有少量彩陶和朱绘陶。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彩陶多为细泥陶,以黑色彩绘为主,也有一些中间夹红彩的,彩绘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弧线纹、宽带纹、绳索纹、平行线纹、横人字纹、菱形格子纹、变形漩涡纹等。大溪文化的陶器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钵、罐、瓮、豆、壶、瓶、釜、鼎、簋、器盖、支座等,其中的筒形彩陶瓶、曲腹杯、圆锥足鼎形罐等个有代表性。圈足大量应用,也是大溪文化陶器的一个特点。
9、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
屈家岭文化,以1954年首次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江汉地区,时代约距今4千至5千年。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陶很少,手制为主。大部分陶器为素面,只有少量饰有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附加上堆纹、以及镂孔等,另有少部分彩陶和朱缓陶。彩陶和灰陶的烧成温度均达900℃上下。屈家岭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高圈足杯、三足盘、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形器、扁凿形足鼎及带盖和底部附有矮圈足的甑等。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彩陶胎壁非常薄,厚仅1毫米左右,有蛋壳彩陶之称,主要见于碗和杯。胎色橙黄,表面加灰、黑、红、橙红色等色陶衣,然后以黑彩或橙红彩绘。这是屈家岭文化最富特色的陶器,最能代表当时制陶技术水平。彩绘陶纺轮,也是屈家岭文化很有特征的陶器。
10、河姆渡文化的陶器
河姆渡文化,是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以及舟山群岛,时代约为距离今年内7千至5千多年。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以夹碳黑陶的烧成温度为800-930℃,灰陶为800-850℃。陶器的表面往往饰有比较繁密的绳纹和各种花样的刻划纹,也有一些堆塑而成的动物纹和彩绘。器形以釜、罐最多,另有杯、盘、钵、盆、盂、灶、器盖、支座等。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烧成温度比较低,胎质疏松、器壁较厚,造型不太规整。
11、马家浜文化的陶器
马家浜文化是1959年首次在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发现而得名的,有人认为它是继承了河姆渡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地区。时代大约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多年之间。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一部分泥质红陶、灰陶及少量的黑陶、黑衣陶。红陶的烧成温度在760-950℃之间,灰陶达810-1000℃。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 要原因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形主要有钵、盆、盘、罐、杯、瓶、觚、尊、壶、豆、鼎、勺、支座等。早期釜多鼎少,晚期鼎豆增多。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即腹部有一道宽沿的圜底釜)。鼎足以扁平或铲形(凿形)颇富特征,有的鼎足呈近似鱼鳍形。
12、良渚文化的陶器
良渚文化因1936年发掘了有代表性的浙江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区域,多数人认为它是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距今约5千至4千年之间。良渚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黑陶最富特征,多属灰胎黑衣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较松软。但有少数厚胎薄胎黑陶,烧成温度较高,壁厚1.3-2毫米,近似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灰陶烧成温度约为940℃。良渚文化的陶器成型工艺比较进步,普遍采用轮制,造型规整,三足器、圈足器较多,主要器形有杯、碗、盆、罐、盘、豆、壶、簋、尊、釜、鼎、大口尖底器等。
8,细泥陶,泥质陶,夹砂陶的不同特点
细泥陶、泥质陶和夹砂陶在制作过程中有明显的差异,以下具体介绍这三种陶器的特点: 1. 细泥陶:使用经过仔细淘洗的陶土,胎质纯净细密,具有美观精致的特性。细泥陶通常用于制作食器,因为它的质地更轻更薄,更适于盛装食物。 2. 泥质陶:使用未经过淘洗的天然土,胎质较为粗糙。虽然其外表朴素,但它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因此产量较大。泥质陶通常用于制作大型器物或者需要牢固耐用的器物。 3. 夹砂陶:在制作过程中,陶土中掺入了砂粒和其他碎末,或者直接使用了含砂量较高的陶土。夹砂陶的质地相对粗糙,但是其硬度和导热性能较高,因此主要作为炊器使用。 总的来说,这三种陶器的制作工艺和材质都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细泥陶美观精致,但易碎;泥质陶朴素耐用,但产量较大;夹砂陶质地粗糙但硬度高,主要作为炊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