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建筑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优学建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唧泥是什么意思?

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唧泥是什么意思?

唧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面板接缝、裂缝和板边下部产生的水和细料土混合物的强制性位移。唧泥一般易由面板直接铺筑在细料高塑性土和易冲刷的基层上产生,唧泥的结果一是严重错台;二是接缝处的断板破坏,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主要病害。 唧泥产生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若路基的基层土壤处于松散状态,即存在松散的细粒土,水泥混凝土顶板在荷载作用产生泵吸作用时有泥浆可吸出;在面板与基层及路基之间有自由水存在;频繁的重载车辆轴载的作用。 扩展资料 唧泥的危害 泥灰结碎石的耐冲刷能力远远低于二灰结石等半刚性基层。当泥灰结碎石顶面滞留从水泥板渗下来的水时,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滞留水形成有压水在水泥板底和接缝处高速流动,对基层顶面反复冲刷,基层材料中的细颗粒被拖曳离开结构体,并从水泥板接缝处带出,形成唧泥现象。 随着细颗粒不断带出,板底形成脱空,接缝两侧产生错台。当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脱空量及范围较大时,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犹如悬臂板,荷载应力大幅度增加,水泥板极易发生断裂。 交通繁重程度是影响基层受冲刷的程度以及唧泥、错台出现的可能性和程度的主要因素。因此,水泥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必须根据交通等级来选用合适的基层。农村四级路绝大多数为中等或轻交通,应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作为基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唧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路面板唧泥

2,水泥路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水泥路断裂的原因:
  一、设计的不足
  设计对重载特别是超重载考虑不足,设计板厚度不够,总体结构偏于简单,造成路面板的断裂。另外,对轴载的年增长率考虑不足,造成计算的标准轴载通行次数过少,造成路面板的设计厚度不足,引起路面板的断裂。
  二、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和配合比的不严格
  由于施工现场管理的不够健全,造成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和不严格的配比。另外,施工现场往往存在赶工期的情况,许多进场的建筑材料的检验往往做的很不到位。有的石子含泥量多、破碎值偏大,有的水泥任意堆放、被雨水淋过质量不合格,有时候没有经过试验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就凭主观经验进行混料。水泥、砂、石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达不到要求,混凝土路面板的强度就不符合设计要求,路面的耐久性能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三、路基施工不满足要求
  ⑴对于地基不良的路段,没有等路基沉降率达到限定要求时,就仓促施工提前浇筑路面板。通车后地基产生过大沉降或沉降不均匀造成路面板的断裂。
  ⑵松铺厚度没有按照规范严格控制,压实度没有达到要求,造成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面板的断裂。
  ⑶路基填料每层的压实遍数太少,没有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便进行下一层的铺筑,造成地基沉降不均。
  ⑷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做成一定的横坡,施工时临时排水系统不通畅造成大量的水渗入地基,严重影响地基的质量。
  ⑸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做成台阶分层压实,影响了路基的的质量。
  ⑹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没有按要求提高路堤标高。若标高受限,不能够达到临界潮湿高度时,未采取在边沟下设排水渗沟等降低水位的措施。
  四、路面施工不满足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由于基层施工时未严格控制标高。基层施工时未完全压实或填土过量都会使基层的标高增大,在控制总标高的前提下,就会压缩面层的施工厚度,给以后路面板的破坏留下了隐患。混凝土的级配和材料的质量不达标也影响了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路面的抗弯拉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另外,浇筑时混凝土未完全捣实,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造成路面的施工质量不合格。
  路面基层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有:路基、基层标高控制不严,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水泥稳定集料含水量控制不好,偷工减料水泥的用量过少、基层厚度不够等。另外基层没有做防水层和排水层,造成雨水渗到地基中,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板的断裂。防水和排水做的不好,是引起路面板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施工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路面和路基结构层的防水是防止路面板断裂的有效手段。
  五、管理和养护制度的不健全
  施工期间对通行车辆管理不严,由于某些道路的交通量大,施工期间可通行的道路宽度很窄,所以施工的运货车辆就提前进入刚修好的公路造成路面的破坏。另外,为了及时缓解交通压力,有些路面未达到养护的标准进提前开放,给路面的耐久性留下了隐患。
  公路修建完成后有时养护阶段没有及时开始,因为此阶段往往存在责任分配不清,养护费用未及时落实等原因。修建与养护衔接不好,未能将路面的破坏因素消灭在萌芽当中,以致后来的破坏扩大引起路面板破坏。
  在北方结冰区域,冬天使用除冰剂会对路面板的表面进行剥蚀,进一步破坏路面结构层,导致表面水进入基层,从而引起路面板的破坏。
  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也是引起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相对湿度低,温度较高,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现象往往比较严重,以致后面引起路面板的破坏。另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还会使路面板发生伸长和翘曲的现象,发生翘曲的路面板局部会脱离基层,产生空隙,在强载的压力下就会发生断裂。
  六、车辆超载现象严重
  车辆超载现象严重,直接减少了水泥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水泥路面断裂。

3,水泥路断裂的原因是什么

  水泥路断裂的原因:
  一、设计的不足
  设计对重载特别是超重载考虑不足,设计板厚度不够,总体结构偏于简单,造成路面板的断裂。另外,对轴载的年增长率考虑不足,造成计算的标准轴载通行次数过少,造成路面板的设计厚度不足,引起路面板的断裂。
  二、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和配合比的不严格
  由于施工现场管理的不够健全,造成混凝土浇筑时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和不严格的配比。另外,施工现场往往存在赶工期的情况,许多进场的建筑材料的检验往往做的很不到位。有的石子含泥量多、破碎值偏大,有的水泥任意堆放、被雨水淋过质量不合格,有时候没有经过试验得到最优的配合比就凭主观经验进行混料。水泥、砂、石的质量,混凝土的配合比达不到要求,混凝土路面板的强度就不符合设计要求,路面的耐久性能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三、路基施工不满足要求
  ⑴对于地基不良的路段,没有等路基沉降率达到限定要求时,就仓促施工提前浇筑路面板。通车后地基产生过大沉降或沉降不均匀造成路面板的断裂。
  ⑵松铺厚度没有按照规范严格控制,压实度没有达到要求,造成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面板的断裂。
  ⑶路基填料每层的压实遍数太少,没有达到要求的压实度便进行下一层的铺筑,造成地基沉降不均。
  ⑷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做成一定的横坡,施工时临时排水系统不通畅造成大量的水渗入地基,严重影响地基的质量。
  ⑸填挖交界处未按规范要求做成台阶分层压实,影响了路基的的质量。
  ⑹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没有按要求提高路堤标高。若标高受限,不能够达到临界潮湿高度时,未采取在边沟下设排水渗沟等降低水位的措施。
  四、路面施工不满足要求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厚度未达到设计要求,主要是由于基层施工时未严格控制标高。基层施工时未完全压实或填土过量都会使基层的标高增大,在控制总标高的前提下,就会压缩面层的施工厚度,给以后路面板的破坏留下了隐患。混凝土的级配和材料的质量不达标也影响了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路面的抗弯拉强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另外,浇筑时混凝土未完全捣实,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造成路面的施工质量不合格。
  路面基层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有:路基、基层标高控制不严,材料的含水率过高,水泥稳定集料含水量控制不好,偷工减料水泥的用量过少、基层厚度不够等。另外基层没有做防水层和排水层,造成雨水渗到地基中,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板的断裂。防水和排水做的不好,是引起路面板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施工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因此,如何做好路面和路基结构层的防水是防止路面板断裂的有效手段。
  五、管理和养护制度的不健全
  施工期间对通行车辆管理不严,由于某些道路的交通量大,施工期间可通行的道路宽度很窄,所以施工的运货车辆就提前进入刚修好的公路造成路面的破坏。另外,为了及时缓解交通压力,有些路面未达到养护的标准进提前开放,给路面的耐久性留下了隐患。
  公路修建完成后有时养护阶段没有及时开始,因为此阶段往往存在责任分配不清,养护费用未及时落实等原因。修建与养护衔接不好,未能将路面的破坏因素消灭在萌芽当中,以致后来的破坏扩大引起路面板破坏。
  在北方结冰区域,冬天使用除冰剂会对路面板的表面进行剥蚀,进一步破坏路面结构层,导致表面水进入基层,从而引起路面板的破坏。
  混凝土塑性收缩和干燥收缩也是引起路面破坏的重要原因。特别是相对湿度低,温度较高,风力较大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现象往往比较严重,以致后面引起路面板的破坏。另外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还会使路面板发生伸长和翘曲的现象,发生翘曲的路面板局部会脱离基层,产生空隙,在强载的压力下就会发生断裂。
  六、车辆超载现象严重
  车辆超载现象严重,直接减少了水泥路的使用寿命,从而造成水泥路面断裂。

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有哪些?如何处理?

1 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处剥落及碎裂

现象:碎裂深度最大处达到板厚的50%,表面纵向延伸宽度可达3cm~40cm。

原因:1)胀缝填缝材料不合格或未填满,导致泥砂、碎石等杂物堵塞胀缝,阻碍了板块热膨胀,从而引起应力集中使板端胀裂;
2)传力杆设置不当或伸缩端被堵死,从而不能自由伸缩;或施工时偷工减料使胀缝不完全隔断,板块热膨胀时不能自由伸张,温度应力导致板块边缘胀裂。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缝处缩缝剥落及碎裂

现象:碎裂深度不足板厚一半,宽度为2cm~20cm。

原因:1)后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边缘底面杂物等清理不干净,导致该处形成临空面,或传力杆钢筋布置间距偏大或者钢筋偏小,使得板边在车轮荷载反复作用下被挤压碎裂。
2)先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边缘在养护龄期不足时为了赶工期,在浇筑相邻板块时,没有做好成品保护,三辊机直接在其上滚动行走操作,导致先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边缘混凝土内部未达强度就遭破坏,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很快反映到表面上来产生局部混凝土剥落、碎裂。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锯缝处缩缝(假缝)剥落及碎裂

现象:表面沿缝边2cm~10cm小范围碎裂或沿缝边0cm~30cm范围裂缝(裂缝最大深度处达到全板厚即通缝)。

原因:1)水泥混凝土路面锯缝时间过早使板边受到损伤,行车后破坏、碎裂。
2)锯缝时间过迟或锯缝深度宽度不足,导致混凝土收缩应力拉裂混凝土路面。

2修补治理措施

经研究决定对该工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剥落、碎裂采用如下防治措施:

1)对破散或裂缝比较严重的胀缝,要在比破损范围大10cm~30cm区间内全板块断面长度和表面纵向延伸宽度等宽度范围进行全深度凿除,重新校正传力杆位置,必要时增设钢筋网重新设置胀缝。为了能提早开放交通,建议采用早强混凝土进行修补。

2)对缩缝剥落、破损严重处,应进行不小于5cm宽度的一定深度的清凿,并清理干净(清凿深度视裂缝深度而定,一般为板厚的1/3至全板厚度),然后用掺加聚合物的混凝土进行修补。较常用的是采有水溶性环氧树脂掺人混合料中,其掺加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1%~2%,它能有效地降低水灰比,提高抗冻性和耐久性,对粘结性能、抗冲击、抗疲劳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3)对缩缝剥落不严重的情况,可以先继续使用并加强平时的检查和维护,减缓其发展,使用一段时期后剥落破损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再按以上方法治理即可。

3预防保证措施

1)施工时要确保胀缝位置准确,端头横顺竖直;传力杆伸缩自如;缝内水泥砂浆、碎石等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接缝板和填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填缝时夏季填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面,冬季比板面略低约2mm~5mm。

2)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后,应适时对路面进行锯缝。锯缝的规格以宽×深=4mm×60mm为宜;合适的时间视气候条件而定:炎热而多风的天气或者早晚气温有突变时,混凝土板会产生较大的温度或湿度差,使内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锯缝应在表面修整后约4h开始;如遇天气较冷,并且一天内气温变化不大时,割缝可以在表面修整后约12h进行。

锯缝宜早不宜迟,尽早锯缝以锯割时槽口边缘不产生剥落为准。过迟则会使混凝土路面出现收缩裂缝,且因混凝土过硬而使得锯片磨损过大且费工费时。

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加强对人工、材料、机具、方法、施工环境等五方面的事前控制,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达到设计的强度和厚度[1]。

4)采取同条件养护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方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时才允许开放交通。为使水泥混凝土路面提早开放交通,可通过试验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早强剂,掺加早强剂的混凝土能使路面在铺筑3d~5d后即可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从而达到提早开放交通的目的。

5)重视接缝经常性的清理、修补及养护,确保接缝完好。

经过采用以上措施和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补治理,该工程最终通过了竣工验收,经修补治理到目前为止,经过了两年多的使用,基本完好,证明修补方案和措施是可行的。美中不足的是修补处由于与先前采用的材料及成型时间均不同,导致色差较大,从而影响了感观效果。

5,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病害有两类,一是水泥混凝土板损坏,二是接缝破损。

水泥混凝土板损坏的原因:

1、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通常大多出现在高填方,半填半挖路段、填挖交界以及软土地基路段,主要是由于路基横向不均沉降或板下的不均匀支撑造成的,特别是当路堤从局部洼地通过时,如果路堤两侧没有有效的排水,设施、路堤两侧就会产生积水,积水除向地基渗透外,还能渗入路堤下部。边部土层中,并通过毛细作用逐渐向上,使路堤上部边部的土层也变湿。由于路堤边部土层的压实度较中间部分差,一旦边部土层变成潮湿,边部土就产生固结变形,路堤形成横向不均匀沉降,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久而久之,路面就会出现纵向裂缝,半填半挖地段路基处理不好,这样也会导致中路现出现纵向裂缝,此外,有些高速公路采用先填筑超车道和主车道,一半的路基,以保持路线贯通,再填筑其余部分的方法进行施工,实践证明,按这种施工方法修筑路基,其路面产生纵向理解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采用大型滑模机械摊铺,因前进速度快,振捣棒划沟不能充分振捣,也会产生纵向裂缝。

2、横斜向裂缝

路面横、斜向裂缝通常发生在①填挖相交断面②新老路基交接处③土基密度不同部位④桥涵通道等构造物和路基连接处⑤软弱地基⑥失陷性黄土等特殊路段。其原因①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②混凝土浇注后。缝切割较晚,因板底各断面磨擦系数不等,很可能在没割缝前出现混板收缩,拉应力和温度应力集中,并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应力③温差大,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较大,一般在7一8℃,最大可达12℃。混凝土板的上面,下面对外界温度敏感程度相差也较大,一般在10℃左右,因温度的影响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④现在所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全部采用建筑指标,至今无有路用指标水泥,只能采用外加剂进行缓凝,其材料指标不稳定。⑤在人工施工过程中,插入振捣棒时应是梅花形,如果在一个断面插入过多,造成这一断面浆体过多,骨料下沉集中的分层离析,至使下沉骨料集中,浆体含量少,收缩值小,上层浆体集中骨料少,收缩值大,这个断面很容易出现断裂。⑥真空吸水的搭接处,处理不合理,造成混凝土板含水量分布不均匀,中部已达到塑性强度,边部仍呈弹软状态,这样搭接处也容易出现断裂,⑦养生不及时,或因路面有纵坡出现养生空白段,至使强度降低,都可出现裂缝。⑧因施工时不断交,半幅施工,混凝土浇注在塑性强度时,由于旁边重型车辆的行驶,产生的振动,混凝土板有可能出现裂缝。⑨施工时两车料相接处振捣时没有特别注意,振捣不密度,蜂窝较多,因而形成一个强度薄弱的横断面,也容易在断面上出现裂缝。⑩当路线纵坡超过20%时,应尽量采用上坡为施工前进方向,下坡施工因塌落度原因也会出现裂缝。⑾施工中因养生不及时,出现干缩裂缝,这种裂缝窄、短、浅,尽管它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但它降低路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并加剧混凝土的风化,影响使用寿命。

3、掉角

掉角通长由于胀、缩缝或施工缝填料选择不当,或者填缝料失效,造成路表水沿缝隙不渗,尤其是当板下基层排水不畅,或基层材料细料过多,基层材料耐冲刷性较差时,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真空吸力就会使扳角处产生唧泥,板下被冲刷掏空,造成板角应力集中,从而导致路面板出现掉角,路面板的接缝传荷能力差,或在施工中,为了使角部容易振捣,少出现蜂面,特意用些粗骨料少的混凝土,振捣时间又长一些,造成表层浆体过多,骨料下沉集中的分层离析,使其抗折强度降低,反之因振捣不密度,角部侧面有蜂窝麻面,这两种情况在车轮的作有下,很容易出现掉角。

4、交叉裂缝和破碎板

交叉裂缝和破碎板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一种严重破坏形式,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公路运输超载严重,路面板厚度不足或强度偏低,板底脱空基层松散或强度不够,土基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位过高路基液化等都可能会导致路面板出现交叉裂缝或破碎板,另外,当路面出现纵向横、斜向等各种裂缝时,如果养护不及时,路表水沿缝隙进入基层或路基,导致基层和路基浸水软化,在重载反复作用下,裂缝会进一步扩展,如此循环,久而久之,路面就会产生交叉裂缝,甚至出现破碎现象。

5、孔洞

混凝土路面表面呈现破损和孔洞,主要原因是施工质量差,或混凝土材料中夹带朽木纸张和泥块树叶等杂物,还有春季施工,水中夹带冰块造成的。

6、磨耗层局部脱落

磨耗层局部脱落,出现露骨麻面现象,其原因:①行驶在路面上的某种车辆机械的金属硬轮,硬石子等撞击,摩擦路面而形成,破损②施工中,因缓凝剂级配不合理或指标不稳定,造成成型时间超过了初凝时间,造成面层强度损失。③在施工中,振捣过后混凝土板不够厚度,为了省事,只拌砂浆找平,或用推擀的方法找平,从而形成一层砂浆层,这地方不仅造成表面水灰比不均匀,出现网裂,在车轮反复作用下,甚至出现脱皮,露骨,如果水泥稳定性能差一些,就很容易出现麻面现象。

接缝破损原因:

接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薄弱环节,出现病害的机率大类型也多,接缝病害,损坏的形态和影响范围主要包括,接缝挤碎,拱起,唧泥和板底脱空,错台、填缝料丧失和脱落。等几种病害。

1、接缝挤碎

接缝挤碎是指邻近接缝或裂缝约50CM宽度范围内,出现未扩展整个板厚的裂缝或者混凝土分裂碎块,接缝挤碎主要是由于接缝施工不当(包括缝板不垂直上宽下窄,传力杆,拉杆设置不当等),或者因填缝料,剥落,挤出,老化,接缝被硬石子阻塞,则当混凝土伸胀时,混凝土板的上部产生集中压实力,在超过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时,板即发生剪切挤碎,接缝处两端混凝土强度不一致,由于传力杆的作用,同样会造成混凝土板破碎现象,但这种情况,一般在普通路段上比较少见,多出现在构造物接头部位,此外,板边混凝土振捣不密度,强度降低,或者接缝中渗入水后,导致基层,路基软弱和唧泥,造成沿接缝边缘处板底小范围的脱落,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也会导致接缝出现碎裂。

2、拱起

混凝土板胀缝间距较长,头一至二年混凝土板在伸胀时还不明显。收缩时,因接缝填缝料失效,板缝就会掉进土或石子,加上养护不及时清扫,年复一年的热胀冷缩,板缝一年年加宽,导致混凝土板伸胀时产生的压力大于基层与混凝土板间的摩擦力,但未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时,由于板的伸长,在真缝处相邻,两板就会向上拱起。有个别胀缝拱起,落下后因板折断,重叠后有17厘米之多。据不完全调查,春秋两季,气温较低时施工的混凝土路面,因胀量较大,更容易出现拱起现象。我市混凝土路面的拱起病害,都在使用六年以后。

3、唧泥和板底脱空

唧泥和板底脱空病害是指板接裂缝或边缘下的基层细料被渗入并滞在板底的有压水从缝中或边缘处唧出,并由此造成板底面与基层顶面出现局部范围脱空。接缝填缝料失效,基层材料不耐冲刷,接缝传荷能力差和重载反复作用是引起唧泥的主要原因。公路排水系统不完善如路面横坡设置不当或路基排水不畅时。路基、路面被水浸泡时也会使路面产生唧泥现象,进而出现板底脱空;另外由于基层材料局部松散,路基土压实不均匀或基底不均匀沉降同样会导致底板出现脱空。

4、错台

产生的原因较多,如①当胀缝下部接缝板与上部缝隙未能对齐,或账缝不垂直,则缝旁两板在伸胀挤压过程中会上下错动而形成错台②由于水的渗入使基层软化③传力杆放置不合理,使传力效果降低,都会导致错台的产生④当交通量或基层承载力在横向各幅上分布不均匀,各幅的沉降不一致,或路基填料土质不均匀,地下水位高,碾压不密实,这三种情况结合在一起,冬季产生不均匀冻胀,纵缝也产生错台现象。

5、填逢料丧失和脱落

在板缝填逢料失效和车轮行走振动的作用下,填缝会被挤出而被车轮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