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节流膨胀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外调式膨胀阀一般配置在大型豪华客车中,这是因为空调系统的制冷功率大,时间久了容易造成膨胀装置的性能下降。这个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调整,从而有利于空调制冷系统维护,从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是高压饱和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膨胀阀之后,由于节流作用,制冷剂压力迅速下降,出了膨胀阀之后,流体通道突然变大,饱和液态制冷剂迅速膨胀,变成低温、低压的不饱和液体,即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
另外,膨胀阀还能够根据外界热负荷的大小来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发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采用节流管的空调制冷系统与变排量压缩机相匹配。节流管实际上就是一根细管,它主要起到增加流动阻力的作用。
由于此段空调管路中没有设置储液干燥器,因此制冷剂可直接进入节流管,制冷剂压力迅速降低,来自冷凝器的常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变成低压、液态制冷剂。
2,节流膨胀
较高压力下的流体(气或液)经多孔塞(或节流阀)向较低压力方向绝热膨胀过程。
高压气体经过小孔或阀门受一定阻碍后向低压膨胀的过程。
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设计了一个节流膨胀实验,使温度为T1的气体在一个绝热的圆筒中由给定的高压p1经过多孔塞(如棉花、软木塞等)缓慢地向低压p2膨胀。多孔塞两边的压差维持恒定。膨胀达稳态后,测量膨胀后气体的温度T2。他们发现,在通常的温度T1下,许多气体(氢和氦除外)经节流膨胀后都变冷(T2<T1)。如果使气体反复进行节流膨胀,温度不断降低,最后可使气体液化。
至今节流膨胀仍是工业上液化气体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林德(Linde)法。根据热力学原理,在焦耳-汤姆逊实验(Joule-Thomsen’s experiment)中系统对环境做功-W=p2V2-p1V1,V1及V2分别为始态和终态的体积。Q=0,故ΔU=-(p2V2-plV1);U2+p2V2=U1+p1V1;即H2=H1。所以焦耳-汤姆孙实验(简称焦汤实验)的热力学实质是焓不改变,或者说它是一个等焓过程(isenthalpic process)。
3,节流膨胀的节流膨胀原理
高压气体经过小孔或阀门受一定阻碍后向低压膨胀的过程。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设计了一个节流膨胀实验,使温度为T1的气体在一个绝热的圆筒中由给定的高压p1经过多孔塞(如棉花、软木塞等)缓慢地向低压p2膨胀。多孔塞两边的压差维持恒定。膨胀达稳态后,测量膨胀后气体的温度T2。他们发现,在通常的温度T1下,许多气体(氢和氦除外)经节流膨胀后都变冷(T2p2.由于多孔塞的孔很小,气体只能缓慢地从左侧进入右侧,从p1到p2的压力差基本上全部发生在多孔塞内,由于多孔塞的节流作用,可保持左室p1部分和右室低压p2的部分压力恒定不变,即分别为p1与p2.这种维持一定压力差的绝热膨胀过程叫做节流膨胀。
4,什么叫节流?为什么节流后流体温度一般会降低?
节流是管道中流动的流体经过通道截面突然缩小的阀门、狭缝及孔口等部分后发生压力降低的现象。 节流后流体温度一般会降低,是因为份子的运动速度减慢了,产生的热能减少,因此温度便随之下降。发现这一现象的是焦耳和汤姆逊。 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设计了一个节流膨胀实验,使温度为T1的气体在一个绝热的圆筒中由给定的高压p1经过多孔塞(如棉花、软木塞等)缓慢地向低压p2膨胀。多孔塞两边的压差维持恒定。膨胀达稳态后,测量膨胀后气体的温度T2。 他们发现,在通常的温度T1下,许多气体(氢和氦除外)经节流膨胀后都变冷(T2<T1)。如果使气体反复进行节流膨胀,温度不断降低,最后可使气体液化。 扩展资料 鉴于1843年,焦耳的自由膨胀实验不够精确,1852年焦耳和汤姆逊设计了一个节流膨胀实验来观察实际气体在膨胀时所发生的温度变化。实验如下:在一个圆形绝热筒的中部,置有一个刚性的多孔塞,使气体通过多孔塞缓慢地进行节流膨胀,并且在多孔塞的两边能够维持一定的压力差。 实验时,将压力和温度恒定为p1和t1的某种气体,连续地压过多孔塞,使气体在多孔塞右边的压力恒定为p2,且p1>p2。由于多孔塞的孔很小,气体只能缓慢地从左侧进入右侧,从p1到p2的压力差基本上全部发生在多孔塞内。 由于多孔塞的节流作用,可保持左室p1部分和右室低压p2的部分压力恒定不变,即分别为p1与p2。这种维持一定压力差的绝热膨胀过程叫做节流膨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