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建筑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优学建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人的室颤电流约为多少毫安

人的室颤电流约为多少毫安

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在心室颤动状态,心脏每分钟颤动800~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死亡。 (1)人的体重越重,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值就越大; (2)一般来说,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就越小; (3)当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人体的心脏搏动周期为0.75s,是心脏完成收缩、舒张全过程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时,心室颤动的电流值急剧下降,也就是说,触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危险性急剧增加。 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直流电流:通电时间为0.03s时约为1300mA,3s时约为500mA。当电流频率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频率为25-300Hz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频率为1000Hz以上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2,什么是室颤电流?

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在心室颤动状态,心脏每分钟颤动800~1000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死亡。 (l)人的体重越重,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值就越大; (2)一般来说,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长,发生心室颤动的电流就越小; (3)当通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人体的心脏搏动周期为0.75s,是心脏完成收缩、舒张全过程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时,心室颤动的电流值急剧下降,也就是说,触电时间超过心脏搏动周期时,危险性急剧增加。 可能引起心室颤动的直流电流:通电时间为 0.03s时约为1300mA,3s时约为500mA。当电流频率不同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频率为25-300Hz 的交流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频率为1000Hz以上时,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扩展资料 触电电流分类: 1、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成年男性平均为1.1mA;成年女性约为0.7mA。 2、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一般成年男性平均为16mA,成年女性约为10.5mA。儿童较成年人小。 3、室颤电流: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也叫致命电流。人的室颤电流约为50m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室颤电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触电电流

3,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流谁大?谁的电压大?

额!!没有这样比的,老兄!!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是看方向是否有改变.
交流电是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一种电。
交流电是用交流发电机发出的,在发电过程中,多对磁极是按一定的角度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使得发电过程中,各个线圈就切割磁力线,由于具有多对磁极,每对磁极产生的磁力线被切割产生的电压、电流都是按弦规律变化的,,所以能够不断的产生稳定的电流。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50赫兹,即每秒变化50次.当然也有其它频率.如电子线路中有方波的、三角形的等,但这些波形的交流电不是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的,而是电容充放电、开关晶体管工作时产生的。
直流电的方向则不随时间而变化。通常又分为肪动直流电和稳恒电流。脉动直流电中有交流成分,如彩电中的电源电路中大约300伏左右的电压就是脉动直流电成分可通过电容去除。稳恒电流则是比较理想的,大小和方向都有不变。
最本质的区别是:
交流电是按正弦曲线变化的.由于交流发电机,在发电过程中,多对磁极是按一定的角度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使得发电过程中,各个磁极切割磁力线的时候,具有互补性,所以能够不断的产生稳定的电流;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50赫兹,即每秒变化50次.当然也有其它频率.
直流电则不是按正弦曲线变化的.没有频率的变化.
交流电与直流电最直观的区别是方向变不变;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是不随时问变化的,但大小可能变化;最特殊的直流电是大小方向都不变的稳恒电流。所谓交流,就是电流交替流动,其方向是交替变化的,最常见的是民用电,它是正(余)弦式交流电,电微电子电路中常见的有方波电流。

4,对人安全的电流是多少?

国家规定安全电压是36V,它是根据一般人群的人体电阻(普遍大于1K)计算得到的,实践证明,人的心脏通过电流40mA以上,就能致人死亡,U=I*R,所以,某人如果电阻特别小,36V也会电死他。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5,持续弱电流会不会对人体不良影响或伤害

必须综合考虑电流弱到何种程度,持续多长时间,流经的途径等因素。怀疑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远离带电环境。

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及机体的损坏。有关电流人体效应的理论和数据对于制定防触电技术的标准,鉴定安全型电气设备,设计安全措施,分析电气事故,评价安全水平等是必不可少的。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种类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上述各个影响因素相互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1.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愈大,人体的生理反应愈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时间越短,伤害愈严重。对于工频交流电,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的不同以及人体呈现的反应不同,将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划分为三级:

(1) 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

感知电流是指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1mA(有效值,下同);成年女性约为0.7mA 。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0.5mA,并与时间因素无关。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可能因不自主反应而导致由高处跌落等二次事故。

(2) 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对于正常人体;摆脱阈值平均为10mA, 与时间无关。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 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

(3) 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

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由于心室颤动几乎终将导致死亡,因此,可以认为,室颤电流即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为数百毫安。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0.1S时,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的电流才能够引起心室颤动。


2. 伤害程度与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

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就愈大。这主要是因为:

(1) 能量积累。电流持续时间愈长,能量积累愈多,心室颤动电流减小,使危险性增加。
(2) 与易损期重合的可能性增大。在心脏周期中,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2S的T波这一特定时间对电流最为敏感,被称为易损期,电流持续时间愈长,与易损期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电击的危险性就愈大。
(3) 人体电阻下降。电流持续时间愈长,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3.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电流较大时会使心脏停止跳动,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中断而死亡。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会引起中枢神经严重失调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或对脑组织产生严重损坏而导致死亡。电流通过脊髓,会使人瘫痪等。上述伤害中,以心脏伤害的危险性为最大。因此,流经心脏的电流多、电流路线短的途径是危险性最大的途径。

4. 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100Hz以上交流电流、直流电流、特殊波形电流都对人体具有伤害作用,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
(1)100Hz以上交流电流的效应某些电气设备和设施的供电频率是高于50/60Hz的。如100Hz以上的频率在飞机(400Hz)、电动工具及电焊(可达450Hz)、电疗(4~5kHz)、开关方式供电(2OkHz~1MHz)等方面被使用。高频电流的危险性可以用频率因数来评价。频率因数是指某频率与工频有相应生理效应时的电流阈值之比。某频率下的感知、摆脱、室颤频率因数是各不相同的。
(2) 直流电流的效应。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相比,容易摆脱,其室颤电流也比较高,加之直流电的使用远不及交流电,因此,直流电击事故很少。对于直流电流而言,以脚部为正极向上流径人体的电流效应与以脚部为负极向上流径人体的电流效应有时存在很大的差别。

(3) 特殊波形电流的效应。特殊波形电流最常见的有带直流成分的正弦电流、相控电流和多周期控制正弦电流等。特殊波形电流的室颤阈值是按其具有相同电击危险性的等效正弦电流有效值Iev考虑。

(4) 电容放电电流的效应。这里讨论的电容放电电流指持续时间(即电容放电时间常数τ的3倍)小于 10ms的短持续时间脉冲电流。由于作用时间短暂,不存在摆脱阈值问题,但有一个疼痛阈值。电容放电电流的感觉阈值和疼痛阈值决定于电极形状、 冲击电量和电流峰值。

6,人在遭到电击后会有什么反应?

电击可能使人突然受惊而摔倒或引起肌肉强有力收缩。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引起关节脱位、骨折和钝挫伤。病人也可能丧失意识、呼吸麻痹、心跳停止。皮肤电灼伤明显,也可波及深部组织。 高压电流能使电流入口和出口之间的组织坏死并引起大面积肌肉烧伤。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丢失,合并严重烧伤时,会出现危险的低血压。损伤的肌纤维释放肌球蛋白,能引起肾脏损害肾功衰竭。 一个身体潮湿的人接触电流,如洗澡时,头发吹风机掉进浴缸或踏入带电的水池,这时皮肤电阻较低,虽然不被烧伤,但能引起心跳暂停,若不能迅速复苏,可能死亡。 雷击很少引起入口与出口部位烧伤,也少有引起肌肉损伤和肌球蛋白尿。最初可能出现意识丧失,继而昏迷和短暂的精神障碍,通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失。雷击引起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跳和呼吸停止。 刚学走路的孩子可能因吸吮电话线而嘴唇烧伤。这种烧伤不仅能引起面部畸形,也可导致牙、下腭和面部发育障碍。这种烧伤的孩子应由口腔矫形医生、口腔外科医生或烧伤科医生诊治。在嘴唇烧伤后7~10天可能因结痂脱落引起唇动脉大出血而发生危险。 扩展资料 现场救治应争分夺秒,首要任务是切断电源。根据触电现场的环境和条件,采取最安全而又最迅速的办法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常有方法有:关闭电源;挑开电线。 1、关闭电源 若触电发生在家中或开关附近,迅速关闭电源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刀是最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2、挑开电线 用干燥木棒、竹杆等将电线从触电者身上挑开,并将此电线固定好,避免他人触电。 3、斩断电路 若在野外或远离电源开关的地方,尤其是雨天,不便接近触电者以挑开电源线时,可在现场20米以外用绝缘钳子或干燥木柄的铁锹、斧头、刀等将电线斩断。 4、“拉开”触电者 若触电者不幸全身趴在铁壳机器上,抢救者可在自己脚下垫一块干燥木板或塑料板,用干燥绝缘的布条、绳子或用衣服绕成绳条状套在触电者身上将其拉离电源。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防止自身触电,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严格保持自己与触电者的绝缘,不直接接触触电者,选用的器材必须有绝缘性能。若对所用器材绝缘性能无把握,则在操作时,脚下垫干燥木块、厚塑料块等绝缘物品,使自己与大地绝缘。 2、在下雨天气野外抢救触电者时,一切原先有绝缘性能的器材都因淋湿而失去绝缘性能,因此更需注意。 3、野外高压电线触电,注意跨步电压的可能性并予以防止,最好是选择20米以外切断电源;确实需要进出危险地带,需保证单脚着地的跨跳步进出,绝对不许双脚同时着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触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