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建筑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优学建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论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的区域的相互关系

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论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的区域的相互关系

为什么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只能选择非均衡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答:1从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工业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问题就是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2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均衡增长和非均衡增长是区域哦区域经济增长普遍采用的两种模式,基于我国经济所处的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增长宜采取非均衡的协调发展模式,体现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就是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促进和诱导区内外要素优先向增长点聚集,进而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带动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增长。3我国以处于工业化中期,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区域增长的新模式。所以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选择非均衡发展模式而不是均衡发展模式。2简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仲“马太效应”的涵义及其形成机制答:涵义:马太效应:是指在区域内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生产专业化和非生产专业化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上,引发和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形成机制:“马太效应”的产生,和集聚效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集聚效应产生的原因(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区位指向的经济活动受相同区位条件优势的吸引,常常都倾向于集中到区域内相关资料和要素富裕的地方。不仅如此,某些经济活动的趣味指向虽然不同,但是在实际中为了追求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与销售费用以及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往往也会表现出共同趋向于相同的交通枢纽,消费市场集聚的规模。(2)某些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出于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的需要,那些在经济技术上具有互补性,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经济活动,往往都会倾向以集中到资源和要素组合条件较为适宜、优越的地方发展。(3)某些在声场非配上有密切联系,或者在区位选择上有着相同指向的经济活动和企业对集聚经济效应的追求。这些经济活动或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规模,成团或称组地集中分布在某个拥有特定资源和要素优势的地方,可以使其中的每项经济活动或每个企业都因与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在经济利益来源于因经济活动或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造成的有利外部环境和相关投资的节省,它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经济活动和企业分配配置都不可能获得,故而被为集聚经济效益。,集聚效应作用的结果,同在会促使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效应的作用会导致区域经济移动的极化现象,即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产业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于发展。其次,集聚效应的作用将会强化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生产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经济空间集聚形式的产生,促进区域空间中心—边缘结构、多核新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引发和加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3论述经济区---行政区体系有哪些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答:经济区---行政区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调控和运行仲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和调节,其具体内容和组织形式可作以下构想:第一,一三大经济地带为地域单元制定和实施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建宏观经济布局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照跨省区市的综合经济区统筹规划及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组织国民经济地域体系,统一部署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协调各地区经济发展。第二,根据各省区市现有的资源要素和产业比较优势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专业化贡献,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经济类型区,如资源型加工型资源---加工型自给自足型等经济类型区,并以地域依托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第三,根据当前和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选择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特别富集的地区、智力密集度特别搞的地区,分别作为能源原材料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国家重点参与区;选择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带重要的传统工业老基地和西部地带原“三大线”地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家重点参与区;选择省区市的区域性大型基础设施、大江大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作为国家参与的重点工程项目。第四,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大力推进相关省区市开展广泛的区际联合与协作,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密集程度不同的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网络,相互开放区域市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五,健全宏观经济分级调控体系,实行统一规范、分区调控的政策,提高调控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在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前提下,实行统一规范,即由中央政府统一地合理界定中央、地方和企业间的责权利范围,制定地区经济活动与运行的规则;建立和健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权。4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措施有哪些?(p175)答: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其可如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并附差异。东部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岸,分布众多的海港,江河纵横交通便利,处于我国地形第三级阶梯,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降雨量多。土壤肥沃,自然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不足。中部地区地形起伏比东部大,比西部平缓,光热条件好,降雨量不足,土地资源丰富,人均粮食高于全国水平。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但是矿产资源贸易充分开发。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上,以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自然资源丰富开发不足。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非常突出,是一个历史的长期的过程。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古代农业开发较早。沿海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西部和中部与东部差距不断扩大。在经济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仲所占比重具有明显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和西部为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域。西部地区曾经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成为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效率优势”的重要表现之一。3区域制度安排和经济社会条件差异。只要表现为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基础设施方面;中西部地区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资金短缺,造成基础设施不足,交通困难,通信落后等问题。其二,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方面,明显存在着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况。措施:1.让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当前依然面临着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多方面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迅速积累资金、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发挥区域经济的发展示范作用,帮助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以实现逐步缩小差距的目的。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在我国具有普遍性,应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让一部分地区优先发展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其它地区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使欠发达的区域的经济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更好地满足当代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3、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缩小西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建设边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就可以逐步缩小这种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答: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4分)(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在竞争中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源。在此过程中各地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4分)(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4分)(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在吸引外资时地考虑了内地的需要,尽可能把外资引向内地;国家也给予内地省区的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4分)(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哪些,它们对支持和推动区域经济运行有哪些意义?p(19-20)答: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有:①自然条件与历史基础;自然资源是一种基础性的物质因素,对区域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形成和资本原始积累都有重要作用。历史基础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凝结。历史形成的生产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②人口与劳动力;从消费角度讲人类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从生产者角度讲一定的人口数量和适当的人口增长是保证区域劳动力供给的前提。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③资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积累资金、引进资金、争取资金确实是经济起飞的关键一环,区域资本的形成和有效使用,最各种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黏合作用。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其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⑤组织与管理;区域组织、管理效率决定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2,城市功能区类型有哪些?

城市功能区类型分为必备的和选用的: 1、【必备的】 (1)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指规模大、住宅密集的居住生活小区。商业区一般在大城市中心、交通路口、繁华街道两侧、大型公共设施周围。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商业区又划分为中央、区和街等不同层次、规模的商业区。在中央商业区又逐渐形成了中央商务区。(2)商业区:城市中全市性(或区级)的商业网点比较集中的地区。 2、【选用的】 (1)文教区:是以文化教育、科研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功能区的特点是专业职能显著、规模不大,位于环境优美、交通方便、距喧闹区市中心较远适于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地点。文教区往往形成大城市的卫星城镇,如英国的剑桥和牛津。 (2)行政区:是城市中政府部门集中布置的区域。 (3)风景区:风景区(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 、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3,名词解释: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带动区域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此概念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由于世界城市化发展到较高程度,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增强,故它们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便有效地按地域系统组织生产和进行行政管理,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
城市体系结构包括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结构(布局)。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不同类型区域对城市体系建设有不同要求。如在大城市行政区,其主城建设既要在全国或大区域城市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又要采取控制其人口规模的布局措施,有计划地建设卫星城和发展周围其他城镇,适当分散主城的职能。在综合经济区,要根据国家 或全区劳动地域分工,使其中心城市与区内其他中、小城镇共同构成既有专业化特点,又相对完整、能独立存在的生产基地体系。在工矿开发区要加强开发中心基地的综合发展,并根据矿点分布特点确定城镇布局的空间结构(集中组合与组团结构、一城多镇型、多中心型等)。在流域开发整治区,要妥善安置水库淹没区的迁移人口,同时充分利用新增能源和水源,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重新组织城镇体系。在县域,要形成为农村地区周密服务的城、镇、村系列中心地体系。中国的城市体系建设贯彻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总方针。城市体系的一般规律是:起作用愈大的城市,规模愈大,影响地区的范围愈广,但这种城市数量少。如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最大的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跨省的大区经济中心还有天津、武汉、沈阳、西安、重庆、广州等。其他各省(自治区)中心城市基本上都是省级经济中心。1988年底中国设市434个(含直辖市),其中地级市183个,县级市248个。另有县级中心城镇2000多个。城市体系将随着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进步而不断演变,并不断加以调整。
[编辑本段]城市体系的特点
第一、整体性。城市体系由城市、联系区域、联系通道、联系流等多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第二、动态型。城市体系形成之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城市体系组成要素和外界环境的变化,都会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使城市体系的形态、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
第三、开放性。城市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体系,而是一个频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的系统。
第四、层次性。城市体系有大有小,根据所在经济区的规模和层次而定;城市体系内部的城市有大有小,大的城市成为城市体系的核心,小的城市充当城市体系的基层。
第五、重叠型。一个城市可以成为不同层级城市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
[编辑本段]城市体系的类型
1、金字塔型。它是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的中小城市以不同距离围绕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呈环状集中分布,他们的发展和职能特点依赖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这种城市体系的发展着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控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市区的规模,发展副中心以分散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功能。
2、多核型。多核型城市体系的特点是区域内的核心城市有多个,他们的规模、引力和影响范围相当,共同对区域内的其他中小城市发挥空间作用;区域内的城市间的关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没有严格的依从关系;区域内城市的空间分布相对比较分散,间距较远。
3、网络型。网络型城市体系是指区域内核心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相近,彼此作用难分高低;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密切。
4、带状型。带状型城市体系是指在交通干线、江河流域的沿线地区,形成的在空间上一字排列、首尾衔接的带状结构城市体系。

4,我国的具体行政区域划分是如何规定的?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已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体系,即农村行政区划体系、城市行政区划体系及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区划体系。

  城市行政区划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行政区划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行政区划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按“精减、效能”的原则,改革市镇设置标准,确定新的设市模式,有利地推动了中国城镇的发展。

  中国城市的法定概念包括设市城市和建制镇两部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在行政管理的工作中,中国设市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五类,其中特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

  按照行政级别,中国设市城市又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属于县级以下。

  记 事

  到1997年底,中国的城市总数已达668个,建制镇18316个。在设市城市中包括:特大城市34个,大城市47个,中等城市203个,小城市384个。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均为特大城市);副省级市为: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5个(除宁波外均为特大城市);地级市207个;县级市442个。

  截至1997年底,中国城市(包括建制镇)非农业人口总数28386万,其中设市城市中的特大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7462.10万,大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3241万,中等城市非农业人口总数为4542万。

  2002年6月5日新华社报道,建设部日前公布的《2001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1年末,中国有设市城市664个,城市人口近3.6亿人,城市面积60.7万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588人/平方公里。

  2003年5月21日新华社报道,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02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2年末,中国有设市城市660个,城市人口35343.78万人。城市面积464772平方公里。城市范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60人。统计公报还显示,中国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保持较快发展,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得到较好改善。2002年,中国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2%,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2002年,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能力提高,服务功能增强。城市供水、节水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燃气供应结构发生变化,集中供热有新的发展,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均比上年有了较快增长。

  2004年6月15日新华社报道,建设部近日发布的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全国设市城市660个,城市人口33805万人。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万平方公里。城市范围内人口密度847人/平方公里。公报显示,2003年,中国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城市环境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设施能力有新的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加大,居住环境继续得到改善。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有效供给能力有较大提高。2003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全年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44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9%。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同期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1%,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5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7%。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是: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596万立方米,人工煤气日生产能力182万立方米,天然气储气能力496万立方米,城市道路长度8935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747万立方米,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4.7万吨。

  2004年7月8日新华社报道,据建设部提供的最新数字,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建制镇和集镇42000多个,其中建制镇2万多个,集镇22000多个。县城以外的小城镇镇区的总人口约1.9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