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家庭成员称谓有哪些?

家庭成员称谓如下: 1、称双亲 口语称“爸爸”、“妈妈”、“爸妈”、“爹娘”等。 书面语称之为“父亲”、“母亲”、“双亲”、“二老”、“父母”等。 2、称母亲 口语称“阿妈”、“阿娘”、“阿姥”。书面语称之为“母亲”、“家姥”、“老姥”、“老娘”、“老太姥”、“老姥儿”等等。 3、称父亲 口语称“阿爸”、“阿爹”、“阿爷”。书面语称之为“父亲”、“家爷”、“老爷”、“老爹”、“老太爷”、“老爷儿”等等。 4、称母亲的母亲 口语称“老姥”、“姥姥”、“姥娘”外婆。书面语称之为“毑母”、“姥姥”、“大母”、“王母”。 5、称父亲的母亲 口语称“老姥”、“奶奶”、“奶娘”。书面语称之为“祖母”、“奶奶”、“大母”、“王母”。 6、称母亲的父亲 口语称“老爷”、“姥爷”、“姥爹”外公、“爷爷”。书面语称之为“毑父”、“姥爷”、“大父”、“王父”。 7、称父亲的父亲 口语称“老爷”、“奶爷”、“奶爹”、“爷爷”。书面语称之为“祖父”、“奶爷”、“大父”、“王父”。 8、甥子称姨母 口称“姨姥/姨娘/姨妈”、“几姥/几娘/几妈”等。书面语称之为“姨母/茙母”、“从母”。 9、侄子称姑母 口称“姑姥/姑娘/姑妈”、“姑爸”等。书面语称之为“姑母”。 10、甥子称舅父 口称“舅爷/舅爹/舅爸”、“舅妈”等。书面语称之为“舅父”。 11、侄子称叔父 口称“叔爷/叔爹/叔爸”、“几爷/几爹/几爸”等。书面语称之为“伯父/叔父”、“从父”。
2,家庭成员的称谓有哪些?
1、与本人关系:是描述自己与家庭成员的亲属关系,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夫妻关系等; 父母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你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关系:兄弟、姐弟、兄弟、兄妹。 2、有何联系:是描述是否一起生活,包括联系方式;如描述你妻子:两地分居、电话XXXX 家庭成员是指相互负有扶养义务的一定范围内的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家庭成员主要指夫妻、父母子女,有时也包括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姊妹等。都是我们的家庭,包括自己的母亲的兄弟姊妹和父亲的兄弟姊妹也是家庭成员。 有些爱宠物的人把自己的宠物当作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是人们的避风港,也是最温暖的地方。 在一个家庭内共同生活的具有血缘关系、姻亲关系或法律上的继、养关系的人都是家庭成员。 扩展资料: 称呼: 1、爸爸:对父亲的一种口语称呼。 2、妈妈:对母亲的一种口语称呼。 3、爷爷:爸爸的爸爸。 4、奶奶:爸爸的妈妈。 5、姥爷:妈妈的爸爸。(有的地方称:外公) 6、姥姥:妈妈的妈妈。(有的地方称:外婆) 7、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8、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9、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10、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11、哥哥: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一些但不多的男子。 12、姐姐: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大一些但不多的女子。 13、弟弟: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小一些但不多的男子。 14、妹妹:指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或同族同辈而年龄比自己小一些但不多的女子。 15、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3,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是什么
称谓包括:祖父、祖母、奶奶、爷爷、曾祖、曾祖母、父亲、母亲、姨、表兄弟、表姊妹、姑、姑父、外祖父、外祖母等。家庭称谓是指一个家庭,亲戚之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亲族传承关系。
1、子女称父母双亲,口语称爸妈、爹娘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双亲、二老、父母、娘爹等。
2、子女称母亲,口语称妈妈、娘、嬷嬷。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母亲、家母、老姥、老娘、老太太、老姥子等。
3、子女称父亲,口语称爸爸、爹、大大。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父亲、家父、老爷、老爹、老太爷、老爷子等。
4、子女称母亲的母亲,口语称姥姥、姥娘、毑婆、姥婆。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外婆、毑母、姥姥、大母、王母。
5、侄子称姑母,口称姑妈、姑娘、姑爸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姑母。
4,家庭关系称谓有哪些?
家庭关系称谓有: 1、(父亲的祖父祖母,即父亲的爷爷奶奶)称呼:曾祖父,曾祖母自称:曾孙,曾孙女。 2、(父亲的父亲母亲)称呼:祖父,祖母=爷爷,奶奶自称:孙子或孙女。 3、(父亲的后妻)称呼:继母自称:继子,继女。 4、(父亲的大哥及其妻子)称呼:伯父,伯母自称:侄子,侄女。 5、(父亲的弟弟及其妻子)称呼:叔父,婶母自称:侄子,侄女。 6、(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及其丈夫)称呼:姑妈,姑父自称:内侄。 7、(比自己年长的父亲的侄子及其妻子,侄子即是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称呼:堂兄,堂嫂自称:堂弟或堂妹。 8、(比自己年少的父亲的侄子及其妻子,侄子即是父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称呼:堂弟,堂弟媳自称:堂兄或堂姐。 9、(比自己年长的父亲的侄女及其丈夫,侄女即是父亲兄弟姐妹的女儿)称呼:堂姐,堂姐夫自称:堂弟或堂妹。 10、(比自己年少的父亲的侄女及其丈夫,侄女即是父亲兄弟姐妹的女儿)称呼:堂妹,堂妹夫自称:堂兄或堂姐。 对母亲亲属的称呼 1、(母亲的祖父祖母,即母亲的爷爷奶奶)称呼:外曾祖父,外曾祖母自称:外曾孙,外曾孙女。 2、(母亲的父亲母亲)称呼:外祖父,外祖母=姥爷,姥姥自称:外孙,外孙女。 3、(母亲的后夫)称呼:继父自称:继子继女。 4、(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其妻子)称呼:舅舅,舅妈自称:外甥,外甥女。 5、(母亲的姐姐或妹妹及其丈夫)称呼:姨妈,姨父自称:外甥,外甥女。 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亲属的称呼: 1、(哥哥及其妻子)称呼:哥哥,嫂子自称:弟,妹。 2、(弟及其妻子)称呼:弟弟,弟媳自称:哥哥、姐姐。 3、(姐及其丈夫)称呼:姐姐,姐夫自称:弟弟,妹妹。 4、(妹及其丈夫)称呼:妹妹,妹夫自称:哥哥,姐姐。 5、(姑夫舅父姨夫的女儿及其丈夫)称呼:表姐,表姐夫自称:表弟,表妹。 6、(姑夫舅父姨夫的女儿及其丈夫)称呼:表妹,表妹夫自称:表兄,表姐。 对丈夫亲属的称呼 1、(丈夫的祖父祖母)称呼:爷爷,奶奶自称:孙媳。 2、(丈夫的父亲母亲)称呼:公公,婆婆自称:儿媳。 3、(丈夫的哥哥及其妻子)称呼:大伯,嫂子自称:弟媳。 4、(丈夫的弟弟及其妻子)称呼:阿叔,弟媳自称:嫂子。 5、(丈夫的姑父姑母)称呼:姑父,姑母自称:内侄媳。 6、(丈夫的舅父舅母)称呼:舅父,舅母自称:外甥媳妇。 对妻子亲属的称呼: 1、(妻子的祖父祖母)称呼:岳祖父,岳祖母自称:孙婿。 2、(妻子的父亲母亲)称呼:岳父,岳母自称:女婿。 3、(妻子的哥哥及其妻子)称呼:内兄,内嫂自称:妹夫。 4、(妻子的弟弟及其妻子)称呼:内弟,内弟媳自称:姐夫。 5、(妻子的姐妹及其丈夫)称呼:姨姐或姨妹,姨夫自称:姨妹夫,姨姐夫。
5,家庭关系称谓有哪些?
家庭成员填表称谓关系有: 1、子女称父母双亲,口语称爸妈、爹娘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双亲、二老、父母、娘爹等。 2、子女称母亲,口语称妈妈、娘。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母亲、家母、老姥、老娘、老太太、老姥子等等。 3、子女称父亲,口语称爸爸、爹。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父亲、家父、老爷、老爹、老太爷、老爷子等等。 4、子女称母亲的母亲,口语称姥姥。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外婆、姥姥。 5、侄子称姑母,口称姑妈、姑娘、姑爸等。书面语或对外人称之为姑母。 亲戚之间,历史形成了传统的亲族传承关系,互相之间根据辈分沿袭而固定成各种称谓。口头的称谓与书面的称谓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而且对外人和互相之间的当面称谓也不尽相同。 称谓的书面、口头、对人、当面虽有不同,但其本质的辈份却是一致的,内涵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