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建筑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优学建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挡土墙的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挡土墙的结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类型  结构示意图特点适用范围石砌重力式 (1)依靠墙自重抵御土压力而保持稳定(2)形式简单,取材容易,施工简便,适用范围广(3)断面尺寸大,墙身较高,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 产石料地区;地基良好,非地震和沿河受水冲刷地区;多用浆砌片(块),墙高较低(≤6m)时也可用干砌石砌恒重式 (1)上下墙背间有恒重,利于恒重台上填土重力和全墙重心的后移,共同作用维持其稳定,其断面尺寸较重力较小(2)墙身陡直、下墙墙背仰斜可降低墙高和减少基础开挖量(3)由于其基地面积较小,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 多用在产石料、地基良好地段;山区、地面横坡陡峻的路肩墙;也可作路堤墙或路堑墙;由于恒重台以上有较大的容纳空间,上墙墙背加缓冲墙后,可作为拦截崩坠石之用加筋土挡土墙 (1)由墙面板、拉筋和填土三部分组成,借拉筋与填土间的摩擦力,把土的侧压力传给拉筋,从而稳定土体(2)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外形美观(3)属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大,占地少 缺乏石料的地区;适用于石质土、砂性土等填方工程混凝土半重力式 (1)在墙背加少量的钢筋,以减薄墙身,节省圬工量(2)墙趾较宽,以保证基地宽度,必要时,在墙趾处设少量钢筋 缺乏石料地区;一般适用于低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 (1)由立壁、墙趾板、强踵板、三个悬臂梁组成,断面尺寸较小(2)墙高时,立壁下部的弯矩大。耗钢筋多,不经济 缺乏石料的地区;一般高度的路肩墙(墙高≤6m),地基情况可稍差些钢筋混凝土扶壁式 (1)沿悬臂式墙的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把立壁和强踵板连接起来(2)施工简单,造价较低,外形美观(3)属柔性结构,对地基变形适应性大,建筑高度大,占地少 缺乏石料的地方;一般高度的路肩墙,地基情况可稍差些;墙高(>6m)时,较悬臂式较经济锚杆式 (1)由锚杆和钢筋混凝土墙面组成,锚杆一端固定在稳定的底层中,另一端与墙面连接,依靠锚杆与地层之间的锚固力(即锚杆抗拔力)承受土压力,维护挡土墙的平(2)属轻型结构,较为经济(3)基地应力小,基础要求不高 适用于墙高较大,缺乏石料的地区或挖基困难的地段;高路堑墙、高路肩墙、抗滑挡土墙等具有锚固条件的;需要钻机、压浆泵等设备,推力较大时锚杆可用锚索代替锚定板式 (1)由锚定板、拉杆、钢筋混凝土墙面和填土组成,锚定板埋置于墙后破裂面后的稳定土层内,利用锚定板产生的抗拔力抵抗侧向土压力,维持挡土墙的稳定(2)构建轻简,可预制拼装,便于施工 基地应力小,圬工数量少,不受地基承载力的限制,适用于缺乏石料的路堤墙和路肩墙,墙高时可分级修建

2,边坡与挡土墙的区别

  挡土墙和边坡都是为了保护路基而建设的,它们各自设置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下面我带你了解一下边坡和挡土墙的区别    一、边坡   定义: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成因分类   1、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   2、按地层岩性分类: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按岩层结构分为:层状结构边坡、块状结构边坡、网状结构边坡;   按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分为:顺向边坡、反向边坡、直立边坡。   3、按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   边坡绿化   (1)岩石边坡绿化,岩石边坡一般属高陡边坡。无植物生长的条件,绿化时需要客土。对于节理不发育,稳定性良好的岩坡,可考虑藤本植物绿化;方法是在边坡附近或坡底置土,在其上栽种藤本植物,藤本植物生长、攀援、覆盖坡面。对于节理发育的岩坡,应充分考虑坡面防护。一般采用植生砼绿化,方法是先在岩坡上挂网,在采用特定配方的含有草种的植生砼,用喷锚机械设备及工艺喷射到岩坡上,植生砼凝结在岩坡上后,草种从中长出,覆盖坡面。   (2)高硬度土质边坡绿化,当土壤抗压强度大于15kg /cm2时,植物根系生长受阻,植物生长发育不良,这时可采用钻孔、开沟客土改良土壤硬度。也可以用植生砼绿化。   (3)陡坡绿化,对于25°以上边坡,绿化时要特别注意边坡防护,植物可选用灌木、草本类植物,可在边坡上打桩,设置栅栏,浆砌石框格以利于边坡稳定和植物生长。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边坡长久的稳定,后期还要维护和管理。对于重要边坡,可选用植生砼绿化。   (4)景点边坡绿化:景点边坡的绿化对美学要求高,有条件进行经常维护和管理。绿化时需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树木宜选用四季常青类,草类宜用生长旺盛的种类,还可选用花卉。边坡应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如挂网、打桩等。应设置人行通道,便于日常维护管理。    二、挡土墙   定义: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主要分类   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   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   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   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我推荐:边坡绿化的功能   (1)保土功能   植物的垂直根系可穿过坡体浅层的松散风化层,锚固到深处较稳定的岩土层上,起到预应力锚杆的作用。禾草、豆科植物和小灌木在地下0.7~1.5m有明显的土壤加强作用,乔木根系的锚固作用可影响到地下更深的岩土层。浅根性的草本植物,其根系在土中盘根错节,使边坡土体成为土与草根的复合材料,草根犹如带预应力的三维加筋材,使土体强度大大提高。边坡的失稳与坡体水压力的大小有着密切关系,降雨是诱发重力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植物通过吸收和蒸腾坡体内水分、降低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而促进边坡体的稳定。具有植被覆盖的坡面,降雨在到达坡面之前,就被植被截流,植被茎叶对降落的雨滴和集中股流具有明显的销能作用,可有效地防止坡面水蚀。植被的覆盖还可有效地防止风沙灾害。   (2)改善环境功能   植物的个体或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能不断加强,通过自身变化为其他动植物提供生存条件,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譬如,增强土壤保水性,为动物、昆虫等生物提供生活空间,缓解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   (3)提高保健、文化水平   通过不同植物品种和不同造型的配置,可表现出不同的生态景观效果。植物群落形成的景观能使人们感受心理稳定、镇静、优雅、舒适等。

3,边坡和挡土墙的区别在哪?

【挡土墙】 1.为稳定泥土自然坡面而设置的墙。 2.一种为抵抗除风压以外的侧向压力而建造的墙;尤 指一道防止滑坡的墙。 【挡土墙分类】 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 临时支撑三类。 按所处环境条件分为一般地区挡土墙、浸水地区挡土墙和地震地区挡土墙等。 一般地区挡土墙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按结构特点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恒重式、加筋土重力式、混凝土半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悬臂式和扶臂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竖向预应力锚杆式等。 按墙体材料可分为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板挡土墙等。 根据受力方式,分为仰斜式挡土墙和承重式挡土墙。 【边坡】 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边坡分类】 一、按成因分类:可分为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 二、按地层岩性分类:可分为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a:按岩层结构分为:1层状结构边坡、2块状结构边坡、3网状结构边坡; b:按岩层倾向与坡向的关系分为:1顺向边坡、2反向边坡、3直立边坡。 三、按使用年限分类:可分为永久性边坡和临时性边坡。 抹面与捶面 1.1.1适用条件: ①对各种易于风化的软岩层(如泥质砂岩、页岩、千枚岩、泥质板岩等)边坡,当岩层风化不甚严重时;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定的,但其坡面形状、陡度及平顺性不受限制; ③所防护的边坡,必须是干燥、无地下水的岩质边坡。 1.1.2构造要求: ①抹面厚度一般为5~7cm,捶面厚度为10~15cm,一般为等厚截面。 ②抹面与捶面工程的周边与未防护坡面衔接处,应严格封闭。如在其边坡顶部做截水沟,沟底与沟边也要做抹面或捶面防护。 ③大面积抹面或捶面时,每隔5~10m应设伸缩缝。 1.2 灌浆与勾缝[1] 灌浆适用于石质坚硬、不易风化、岩层内部节理发育,但裂缝宽度较小的岩质路堑边坡。 勾缝适用于石质较坚硬、不易风化、张开节理不甚发育,且节理缝较大较深的岩石路堑边坡上。 1.3水泥土护坡 1.3.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粘土等填方边坡。 ②易受洪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 ③可用于盐渍土地区。 1.3.2构造要求:水泥土护坡厚度一般为10~20cm。水泥掺量一般为8%~15%,具体掺量施工时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1.4 护面墙[1] 1.4.1适用条件: ①多用于易风化的云母岩、绿泥片岩、千枚岩及其它风化严重的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岩石地段,以防止继续风化; ②所防护的边坡本身必须是稳固的; ③护面墙有实体护面墙、孔窗式护面墙、拱式护面墙和肋式护面墙。实体护面墙适用于一般土质及碎石边坡;空窗式护面墙用于边坡缓于1:0.75,孔窗内可采用捶面(坡面干燥时)或干砌片石;拱式护面墙用于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要防护上部边坡者或通过个别软弱地段时,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度较陡时采用肋式护面墙。 1.4.2构造要求: (1)实体护面墙 ①厚度视墙高而定,一般采用0.4~0.6m,底宽一般等于顶宽加H/10~H/20;单级护墙的高度一般不超过15m,多级护墙的总高度一般不超过30m。 ②沿墙身长度每隔10m设置一道2cm的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在泄水孔后用碎石和砂做成反滤层,以排除墙后排水。 ③修筑护面墙前,对所有的边坡清除风化层至新鲜岩层,对风化迅速的岩质(如云母岩、绿泥片岩等)边坡,清挖出新鲜岩面后,应立即修筑护面墙。 ④顶部应用原土夯填,以免水流冲刷。 (2)孔窗式护面墙 孔窗式护面墙的窗孔通常为半圆拱形,高2.5~3.5m,宽2~3m,半径1~1.5m。其基础、厚度、伸缩缝等与实体护面墙相同,窗孔内视具体情况,采用干砌片石、植草或捶面。 (3)拱式护面墙 拱跨较小时(2~3m),拱圈可采用10#水泥砂浆砌片石,拱高视边坡下面完整岩层高度而定,拱跨较大时,可采用砼拱圈。 1.5 喷浆或喷射混凝土防护[1] 1.5.1适用条件: ①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底、易风化或坚硬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其表层风化剥落的岩质边坡; ②当岩质边坡因风化剥落和节理切割而导致大面积碎落,以及局部小型坍塌、落石时,可采用局部加固处理后,进行大面积喷浆(喷射混凝土)。 ③对于上部岩层风化破碎下部岩层坚硬完整的高大路堑边坡; ④不能承受山体压力,边坡须是稳定的。 1.5.2构造要求: ①喷浆厚度不宜小于1.5~2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以3~5cm为宜。 ②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③浆体两侧凿槽嵌入岩层内。 1.6 喷锚防护[2] 1.6.1适用条件: 凡易于喷浆(喷射混凝土)防护的岩质边坡,当岩层风化破碎严重、节理发育,在破碎岩层较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风化,将导致坠石或小型崩塌,从而影响整个边坡的稳定性。它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抗裂性能,能使坡面内一定深度内的破碎岩层得以加强,并能承受少量的破碎体所产生的侧压力。 1.6.2构造要求: ①为防止坡面水的冲刷,沿喷浆(喷射混凝土)坡面顶缘外侧设置一条小型截水沟。 ②锚固深度视边坡岩层的破碎程度及破碎层的厚度而定,用1:3的水泥沙浆固结。 ③喷浆厚度不小于3cm,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5cm。 ④锚杆的类型有树脂锚杆、全长砂浆锚杆、塑料锚杆、水泥锚杆和缝管锚杆。 ⑤提高锚杆承载力的措施主要有延长锚固段长度、二次压浆、采用端头扩大或多段扩大头锚杆、重复高压灌浆和改变锚杆传力特征的剪力或压力型锚杆。其中二次压浆和重复高压灌浆比较实用有效。 1.7 土钉墙[3] 土钉墙是一种较新式的结构物,它主要由“钉”(即锚杆)、混凝土面板(挂网喷射混凝土)、锚板组成。 1.7.1作用机理 通过规则排列的锚杆(“钉”)、面板、锚板将边坡一定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原位加固,形成一种复合结构式的墙——土钉墙,墙后土压力由土钉墙承担。 1.7.2适用条件 主要适用于风化破碎较严重的岩石边坡,也可用于粉土、砾石和砂土边坡。承受土压力一般,其最大优点是从上往下逐层开挖土石方并及时对边坡进行封闭加固,能有效减少边坡因开挖临空而带来的应力释放,使边坡保持原来的稳定结构,避免坍塌。 1.7.3构造要求: ①施工程序为:成孔-清孔-置筋-注浆-喷射第一层细石混凝土-装挂钢丝网-喷射第二层细石混凝土; ②第一层细石混凝土厚7~10cm,第 层细石混凝土厚8cm。 1.8 预应力锚索梁[4] 预应力锚索梁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固措施。结构分为锚索和锚梁两部分。 1.8.1作用机理 把破碎松散岩层组合连接成整体,并锚固在地层深部稳固的岩体上,通过施加预应力,使锚索长度范围内的软弱岩体(层)挤压密实,提高岩层层面间的正压力和摩阻力,阻止开裂松散岩体位移,从而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保持既有坡面状态下深入坡体内部进行大范围加固;预先主动对边坡松散岩层施加正压力,起到挤密锁固作用;同时,锚索孔高压注浆,浆液充填裂隙和孔隙,又可提高破碎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结构简单、工期短、造价低廉。 1.8.2适用条件 裂隙和断层发育、防缓边坡工作量巨大的高陡边坡。 3.构造要求: ①锚梁:锚梁为钢筋混凝土梁,采用C30混凝土浇注,它不仅为预应力锚索提供反力装置,而且也对边坡岩土有着框箍和压紧作用。 ②锚梁的施工顺序为:防线挖槽—绑扎钢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③锚梁与锚索交叉部位预留塑料套管,便于锚索从中间穿过;在锚头部位预埋承压钢板,并与锚梁浇注成整体。 ④预应力锚索施工程序为:放点钻孔—编制钢绞线—注浆—张拉锁定。 ⑤可与喷射混凝土或框格护坡相结合。

4,挡土墙是什么意思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中文名
挡土墙
外文名
Retaining wall
刚度位移方式
三类
设置位置
4类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根据挡土墙的设置位置不同,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设置于路堤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堤墙;墙顶位于路肩的挡土墙称为路肩墙;设置于路堑边坡的挡土墙称为路堑墙;设置于山坡上,支承山坡上可能坍塌的覆盖层土体或破碎岩层的挡土墙称为山坡墙。
根据受力方式,分为仰斜式挡土墙和承重式挡土墙。

5,什么是挡土墙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 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 1. 陡坡地段; 2. 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 3. 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 4. 高填方地段; 5. 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 6. 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者少占用农田的地段; 7. 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 按挡土墙的位置来分划分: 路堑挡土墙:设置在路堑边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山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挖方边坡的高度。 路肩挡土墙:设置在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其用途与路堤墙相同。它还可以保护临近路线的既有的重要建筑物。 路堤挡土墙:设置在高填土路提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边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动,同时可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 山坡挡土墙:设置在路堑或路堤上方,用于支撑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破碎岩层或山体滑坡。 浸水挡土墙: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侧设置挡土墙,可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的有效措施。 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划分(这里只涉及几种常见的挡土墙): 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挡土墙。 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 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指6m以上的挡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