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建筑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优学建筑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建筑结构图中现浇板钢筋 板面负筋 板底钢筋 和板面负筋下的分布筋 只的什么 怎么算 详细点 谢谢

建筑结构图中现浇板钢筋 板面负筋 板底钢筋 和板面负筋下的分布筋 只的什么 怎么算 详细点 谢谢

底筋为板底受力筋,负筋为板面负弯矩受力筋,分布筋为固定负筋的钢筋,与负筋呈直角。 如图,底筋为双向C8@200,左边负筋C8@200,梁边伸出800mm,分布筋为A6@150, 短边净宽4100mm,净长6600mm。长边2条次梁250宽,短边KL300宽。 1,底筋:X向长度L=4100+125+125=4350mm (底筋锚固至梁中线且>5d, 次梁宽250,至中线为125mm) X向根数=(6600-50*2)/200+1 =33.5取34根 (50为梁边与第一根底筋距离) Y向长度L=6600+150*2=6900mm (KL宽度300,一半取150) Y向根数=(4100-50*2)/200+1=21根 重量=(4.35*34+6.9*21)*0.395=115.656 kg 2,负筋(最左边)长度L=800+120-15*2+250-25+120=1235mm (L=伸出长度+板厚200-两个板保护层+梁宽-梁保护层25+15*D直弯) 根数=(6600-50*2)/200+1=34根 3,分布筋长度L=6600-800*2+150*2=5300(L=负筋分布范围长-短边负筋伸出长度两个800+分布筋与短边负筋搭接长度150) 根数=(800-50)/150+1=6根

2,什么是附加筋

附加筋即附加钢筋,指在一些有板筋的部位增加钢筋用量,提高强度。 其实就是设计受力钢筋承载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钢筋,分为附加纵向和附加横向钢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区箍筋和现浇板(双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钢筋。 附加筋就是在构件受力计算之外,为了施工方便而设置的附加钢筋,没有它的支撑无法正常施工。附加筋一般是抗震用的,四角上的放射筋是防止楼板裂缝的。 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 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 附加筋。 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 扩展资料类似的建筑钢筋: 1、放射筋,是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放射筋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等处,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加放射筋。 在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要求放射筋钢筋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该大于板跨的1/3,而且不应该小于2000mm。 2、负筋,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简称负筋,就是梁或板顶部或面部的钢筋,因为一般的力学把下侧底部受拉的弯矩规定为正弯矩方向,所以顶部就是负弯矩。 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附加钢筋

3,什么是负加筋?是不是最上面那的钢筋是负加筋?什么是分布筋?分布筋在什么位置?是不是在负加筋下面?在

没有“负加筋”这个名词,有“附加筋”,但这是设计人临时(仅用于该工程)启的名字,它没有固定的意思。最上面的钢筋可以是负筋(负弯矩钢筋的简称),或梁的通长筋或梁的架立筋。
分布筋多半用在板里,不是受力筋,是固定受力筋位置的构造钢筋,有时它也能起着抵抗伸缩的作用。分布筋不是受力筋,因此它不能占据重要位置,所以,底筋的分布筋只能在底筋上面,面筋的分布筋只能在面筋的下面。

4,“负筋和分布筋”的区别是什么?

负筋是上皮筋,一般在图纸中画出来,是主要受力筋,是平行排布的,而分布筋就是固定负筋的钢筋,一般不在图上画出,只有文字表明间距和直径级规格。 负筋,也叫负弯矩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用来抵抗负弯矩的钢筋叫做负弯矩钢筋,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施工中,负筋往往被人为踩动、压低,从而加大了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现在楼板上的,分布筋是处在受力筋上面的成90度起固定受力钢筋位置的作用,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按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强制要求布设、不用经设计人员重新计算的配筋,就是构造配筋,如单向受力板中长向配筋、柱子核心区加密等 墙拉筋:是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钢筋,保证在地震水平力作用下,墙体能连接成整体,不至于甩出后伤人。

5,负筋 分布筋 区别

不对!而且不用受力筋、受拉筋、正弯矩、负弯矩实际是解释不清的。你要真想搞明白,必须接受受力筋、受拉筋、正弯矩、负弯矩概念。
先讲概念,梁板在荷载作用下会弯曲,引起向下弯的作用是正弯矩,正弯矩引起梁板下部受拉。引起向上弯的作用规定为负弯矩,负弯矩引起梁板上部受拉。用于抵抗负弯矩引起的拉应力的钢筋就是负筋。如板中靠近梁、墙等支座处的弯90度钩的上部筋,俗称巴锔子的就是典型的负筋。
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钢筋抗拉强度高,因此在混凝土受拉区配钢筋,这样可以发挥材料各自优势,这就是钢筋混凝土。
设计者按规定计算得出的配筋量配的筋是受力筋,配在受拉区帮助混凝土抗拉的筋就是受拉筋。板中计算得的配筋是受力筋,直径大些,伸入墙、梁等支座内。不是经计算配的,直径小些,不伸入支座的钢筋是分布筋,分布筋的作用是将板受的力均匀分配给受力筋承担。
为了易懂,说的既不全面,又不准确,但也只能这样了。
顺便说一下,你要只是想随便问一下,上述所说的够了。但要是搞建筑工程的,尤其是涉技术工作,就一定要把概念学通。就比如有人问你什么是混凝土,并且要求你不要用水泥、卵、砾石,砂、水来解释,你能解释清么

6,11G101-1图集中第41页板平法施工图中负筋Ф8@200(2)中2是什么意思

  板平法施工图中负筋Ф8@200(2)中2表示的是配置双层钢筋。
  板平法施工图中负筋Ф8@200(2)表示的意思是负筋配置为直径为8毫米间距为200毫米,配置双层钢筋。
  平法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
  1、平法的产生:
  国内传统设计方法效率低、质量难以控制。日本的结构图纸 没有节点构造详图,节点构造详图由建筑公司(施工单位)进行二次设计,设计效率高、质量得以保证。美国的结构设计只给出配筋面积,具体配筋方式由建筑公司搞。据此中国传统的设计方法也必须改革。
  2、平法的原理:
  设计流程:设计结构体系—〉结构分析(力学分析)—〉结构施工图设计。
  结构设计是一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分为创造性劳动和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现在由结构工程师完成创造性设计部分(创造性劳动),节点构造、节点外构造不是结构工程师的劳动成果,是抄的规范。(注:节点构造是算不出来的,是由研究人员试验出来的。)传统的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混在一起,节点内构造和节点外构造的设计属于重复性劳动(非创造性劳动)。基于此产生了结构标准化、构造标准化的思路,用数字化、符号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表示创造性设计。平面整体设计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标准图两部分。节点构造标准化后,施工公司的劳动量加大。
  3、平法的应用:
  1991年9月份平法开始在山东应用于工程,开始推广平法。构造图适合于所有的构件,平法一张图上都有,走哪看哪,非常方便。平法推出后,有坚决支持、坚决反对、不表态三种人,后来将专利贡献给国家,成为国家标准。
  平法是给从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看的,提高了科技含量,不让非专业人员看懂,设计方法的改革也促进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平法是结构设计领域的一次革命,提高效率两倍以上,能够使中国结构界不合理的人员配置情况得到改善。现在,3个建筑师配1个结构师。